【核三公投圖表】重啟核三公投結果出爐,「核電重鎮」新北、屏東同意重啟嗎?
「重啟核三」公投於今(23)日登場,本次總投票率為29.53%,雖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但同意票催票率為21.7%並未通過公投所需25%門檻,「重啟核三」公投結果為「不通過」。
過往曾經舉行的兩次核能相關公投案,一起是2018年與九合一大選一同進行的「以核養綠」公投,當時除了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外,同意票催票率為29.84%也通過公投25%門檻,最終成案。
另一起為2021年「重啟核四」公投,由於2019年起公投與大選脫鉤,全國未達2成(19.19%)同意票,且在不同意票多於同意票的情況下未能通過。
而本次受到各界關注的核三重地屏東縣,以及鄰近核一、核二及核四廠的台北市、新北市及基隆市的投票情形如何?《關鍵評論網》整理了本次公投結果,帶您一起來了解。
擁有核三的屏東,投票結果為何?
以本次「重啟核三」公投結果來看,投票率最高的縣市為南投縣(47.4%)、新竹縣(38.5%)及台中市(36%),屏東縣總投票率位居全台第四(31%)。
若細看鄉鎮市,屏東縣33個鄉鎮中,共有26個鄉鎮同意票領先,7個鄉鎮不同意票領先,而屏東縣也是全台唯一一個有著「不同意票領先」的縣市。
本次屏東不同意領先的鄉鎮前三名分別為高樹鄉、新園鄉以及林邊鄉,最高不同意率達56%,有趣的是,最接近核三廠的恆春鎮,不僅同意率大於不同意率,且不同意率僅有39.3%,在33個鄉鎮中不同意票排行第21名。
而比較本次2025年「重啟核三」公投與過去2021年「重啟核四」公投,若看整體屏東縣的投票狀況,過去重啟核四公投總投票率為39.74%,且33個鄉鎮中24個鄉鎮不同意領先;而屏東縣為核三重鎮,本次重啟核三公投投票率卻略低於核四公投為31%,僅有7鄉鎮不同意領先。
鄰近核一、核二及核四的雙北、基隆投票結果為何?
位於核一、核二及核四周遭的台北市、新北市與基隆市,本次重啟核三公投總投票率分別為30.2%、29.9%、28%,3縣市全境皆是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
若細看鄉鎮市區,新北市貢寮區為北北基中最不同意核三重啟的區域,而過往的重啟核四公投與以核養綠公投不同意第一也皆為貢寮區,顯示此區對不同意核能復興的立場堅定。
若跟2021年「重啟核四」相比,新北市總投票率為42.10%,當時新北市29鄉鎮中有21個鄉鎮不同意領先;本次重啟核三總投票率為29.93%,則翻盤為各鄉鎮全部同意領先,未有任何不同意超過同意的狀況。
然而,總體投票情況是否會受核電廠是否坐落於縣市附近影響,並無法從這兩次投票結果直接下定論,但重啟核四公投可以看到距離較近的鄉鎮投下反對票的情形較顯著。
公投未過門檻,四座核電廠的下一步是?
若公投過關核三進入安檢階段,行政院院長卓榮泰表示至少平均要花費3.5年;若未過關,核三如期繼續除役,將預計以25年時間完全退役成光電廠,且兩年內不得再重複提出公投案。
目前台灣共有4座核電廠,核一廠一號機和二號機已分別於2018年12月和2019年7月達到運轉年限,並進入除役階段;核二廠一號機和二號機則分別於2021年12月和2023年3月達到運轉年限,也已進入除役階段。
而本次公投的第三核能發電廠位於屏東縣恆春鎮,第一機組於1984年啟用,2024年7月已除役,第二機組於2025年5月17日也依法屆期除役;核四廠目前也處於封存狀態的情況下,自此台灣無任何在役核電機組,標誌「非核家園」政策落實。
本次公投未通過,未來廠區將進入除役作業階段,預計以25年時間完成乾式貯存設施建設、除汙、監測及拆廠等程序,並計畫轉型為光電電站。
更多相關內容:
點擊加入關鍵評論網LINE官方帳號多元觀點,從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