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印度人為何討厭台灣?民調數字背後的真相:從中國陰影到共同利益,印度年輕世代眼裡的台灣

風傳媒

更新於 10小時前 • 發布於 10小時前 • 國際中心
2024年11月14日,印度新德里街頭的騎士。(美聯社)

一項2023年的跨國調查顯示,印度是少數對台灣抱持更多負面觀感的國家——高達43%的受訪者對台灣看法「負面」。這個數字令人震驚,也引發了「印度人為何討厭台灣?」的大哉問。

印度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國際研究學院的研究員高拉夫·沈恩(Gaurav Sen) 指出,印度人對台灣的壞印象可能跟搞不懂兩岸局勢有關。在印度年輕世代眼中,台灣正從一個模糊、甚至與中國混淆的政治符號,轉變為一個充滿機會、值得務實交往的潛力夥伴。

沈恩是《太平洋危機:軍事平衡與台灣之戰》(Peril of the Pacific : Military Balance and Battle for Taiwan)一書的作者,他在《外交家》(The Diplomat)23日刊出的文章中指出,印度目前正在經歷從「中國懷疑論」走向「台灣交往論」的世代心態轉變。這不僅關乎地緣政治,更關乎經濟、教育與深刻的個人經驗。

中國陰影下的認知混淆

要理解印度人對台灣的看法,必須先理解「中國」這個巨大且複雜的鄰居在他們心中的份量。根據印度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發布的《2024年外交政策調查》(ORF Foreign Policy Survey 2024),中國已成為印度年輕人心中最大的外交政策隱憂。這種對北京的普遍懷疑,為公開討論台灣議題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空間,讓「民主」、「供應鏈」、「威懾」等詞彙取代了過去的外交禁忌。

然而沈恩也指出,這種轉變尚未完全普及。美國權威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23年發布的跨國調查報告提供了關鍵線索。這份橫跨二十多國的民調顯示,大多數國家對台灣的正面觀感遠超過負面觀感,但印度是個明顯的例外——僅37%的印度人對台灣有好感,卻有高達43%的人對台反感。

不過魔鬼藏在細節裡。該調查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發現:高達35%的受訪者,同時對「台灣」和「中國」都抱持負面看法。這強烈暗示,對於許多知識儲備不足的印度民眾而言,他們可能根本無法清楚區分「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從而將對北京的負面情緒投射到了台灣身上。對35歲以下的印度人來說,台灣在很大程度上是透過「中國濾鏡」被看見的。

從地緣政治到口袋經濟

當我們把觀察視野從街頭民調轉向政策分析與青年菁英的觀點時,一幅截然不同的畫面浮現了。近期的ORF分析報告,已不再將台印合作侷限於意識形態,而是從更實際的「國家治理」層面切入,聚焦於貿易、半導體與供應鏈合作。

這樣的論述,精準地打動了同時渴望「高薪工作」與「尖端技術」的印度年輕世代。在此脈絡下,台灣的形象正迅速加溫。

沈恩指出,這股吸引力有著堅實的數據支撐。根據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TECC)的估計,2023年台印雙邊貿易額已達到約82億美元,主要集中在電子與機械領域。這恰好與印度科技青年們的熱情與專長不謀而合,他們在其中看到了實習、創業與進入全球供應商生態系的無限可能。

最具體的例子,莫過於富士康(Foxconn)在印度的鉅額投資。隨著該公司近期再批准15億美元的擴廠計畫,iPhone供應鏈已在印度南部大邦坦米爾納杜邦(Tamil Nadu)與卡納塔克邦(Karnataka)逐步實現本地化。這不僅是冷冰冰的投資數字,它意味著成千上萬的印度工程師與工人,每天都在與「台灣企業」打交道,累積對台灣最直接、最真實的經驗。對印度的工程科系畢業生而言,「台灣」不再是遙遠的島嶼,而已成為一條清晰可見的國內外職涯發展道路。

人才流動的真實交流:留學、工作與歧視的現實課題

教育與工作,是塑造印度青年對台認知的兩條最重要管道。據印度台北協會統計,目前約有3,000名印度學生在台灣深造,每年台灣方面更提供超過100個獎學金名額。在印度高等學府的社群媒體上,獲頒台灣獎學金的典禮已成為常見的亮點。對這些印度學子而言,赴台留學不僅僅是為了一紙文憑,更是一次深入台灣公民社會、進入頂尖實驗室,並同時接受密集華語訓練的寶貴機會。

工作的管道則更為直接,也更富挑戰性。2024年2月,台北與新德里簽署了備受矚目的勞務合作協議,允許台灣引進印度勞工。儘管初期因「將引進10萬人」的謠言引發台灣社會的劇烈反彈,台灣勞動部隨後澄清,初期引進上限僅為1,000人。

這場風波,以及2023年底台灣部分政治人物在爭議中提及「膚色」等不當言論,最終以政府道歉收場。這整個過程,對正在密切關注此事的印度學生與準專業人士來說,上了一堂複雜而深刻的現實課。他們學到的疊加教訓是:台灣社會確實存在歧視,但其民主體制具備糾錯與反省的能力,會採取行動來應對問題。這遠比一個完美無瑕的假象,來得更加真實且具說服力。

新世代的現實主義:支持威懾,但非軍事介入

在更敏感的安全議題上,印度年輕世代展現了高度的現實主義。他們對台灣的看法,與對烏克蘭有相似之處,但帶有更多前提:他們樂見台灣在國際友人協助下維持強大的自我防衛能力,但對於讓印度直接軍事介入台海衝突則不感熱衷。

他們透過自身的戰略視角與國家優先事項,在印度的戰略社群媒體與校園論壇中,密切關注並討論著台灣年輕人的從軍意願、國防士氣以及全民備戰的社會準備狀態。

與此同時,學術界的交流也正悄然深化。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今年的論文集中,就收錄了好幾篇由印度年輕分析師在台北撰寫的專文。這背後是持續不斷的獎學金、研討會與華語課程,正為下一代的台印人脈網絡,播下穩固的種子。

機會是最好的橋樑

沈恩指出,對絕大多數印度年輕人而言,「討厭台灣」是一個偽命題。他們對台灣的多元主義抱持同情,對其科技實力深感欽佩,但這些好感不必然會轉化為極端的戰略偏好。他們是務實的,一切以印度的國家利益與自身的發展機會為優先。

在印度年輕人的眼中,台灣已逐漸轉變為「有利可圖且潛在友善」的另一個國家。比起在政治集會上揮舞支持的旗幟,他們更渴望能親身走進台灣工廠、實驗室,獲得一份有前景的實習或工作。(推薦閱讀)她們是太陽花世代的姊姊、是憂心的母親、是憤怒的上班族!BBC揭露「罷團女性骨幹」的真實心聲

沈恩指出,台灣若能持續提供清晰、公平且大規模的交流途徑——無論是獎學金、與印度理工學院等頂尖大學的合作研究、穩定的工作簽證,還是台商在印度工業帶的持續深耕——當這些機會的管道暢通無阻時,最初的好奇心,終將轉化為堅實的支持基礎。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23天來單方面追求!男吃火鍋「一眼愛上」已婚女店員

EBC 東森新聞
02

慰留吳思瑤等幹部!柯建銘表態總召任期一年:自己會做到明年

太報
03

不怕沒人接國民黨主席! 鄭麗文再喊話:會做好接棒準備

民視新聞網
04

點20包生薯條不要炸、培根飯不要培根 奧客連2天鬧新竹早餐店挨罰5000元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

叭! 莫名被按喇叭「回敬」一聲 超車騎士不爽折返嗆聲

EBC 東森新聞

大罷免0:31!苦苓揭教訓喊「人民只要發錢」網兩派戰翻

EBC 東森新聞

為討7000元當街砍人!2嫌變裝逃逸3小時 台中捷運站落網

三立新聞網

驚!阿伯紙箱堆滿機車「趴著騎」 網友直呼:誰家的移動神主牌?

台視

貨櫃車隧道前變換車道釀禍!轎車遭撞「180度大迴轉」撞山壁翻覆

TVBS

桃園洽溪飄惡臭 上萬死魚漂河面震撼畫面曝

CTWANT

美籍男刀襲動漫祭Coser 再朝士林夜市店員揮舞

EBC 東森新聞

新北漁人碼頭煙火秀 吸引逾8萬人觀賞(圖)

中央通訊社

侯友宜:建構交通路網 淡水將更宜居(圖)

中央通訊社

7男女霧台玩「漂漂河」 下水驚覺不對困沙洲求救

EBC 東森新聞

當歸鴨名店遭人開車衝撞!1嫌桃園落網 疑少東欠2千萬債務連累家族

三立新聞網

台日合作 七美、望安機場明年改建

中華日報

不忍了!被曹興誠嗆「民進黨內奸」 游盈隆細數他3大罪狀:請你放過台灣

風傳媒

志願役加給至3萬跳票!軍方禁以此宣傳募兵

NOWNEWS今日新聞

民進黨團幹部集體辭職 柯建銘:全部慰留!

CTWANT

淡水煙火加民歌演唱 漁人碼頭吸引逾8萬人同樂

中央通訊社

恆春僅16%同意核三公投 綠委批藍白亂帶風向、持續監督除役進度

自由電子報

槍手疑闖高大校園!警方入校取走監視器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大罷免主導集團通通要打掉!」沈政男嘆賴清德親小人:他必須跟蔡英文劃清界線

風傳媒

黃國昌兒子國籍風波延燒 林淑芬逼問「是不是美國人阿爸?」

新頭殼

移工逃逸11年半見警心虛 躲進汽車旅館「躺地裝睡叫不醒」栽了

CTWANT

不怕沒人接國民黨主席! 鄭麗文再喊話:會做好接棒準備

民視新聞網

〈社論〉後大罷免的破碎民心 需要的不只是療癒

中華日報

不要命了?小貨車國道疑似「邊開邊玩手遊」 目擊者:至少30分鐘

太報

投票日狂領贓款 3車手落網

中華日報

宜蘭海岸擬設風機 吳宗憲:堅決反對

中華日報

追女不成開車撞她 4傷

中華日報

阿里山墜50米深谷 騎士獲救

中華日報

台中大遠百驚魂 電梯卡2、3樓 19人受困1小時

中華日報

823罷免剛結束... 4艘中國海警今2度襲擾金門海域 遭我國海巡驅離

台視

仲夏繽紛樂煙火秀壓軸登場! 蘆洲警動員無人機確保交通順暢

EBC 東森新聞

FIBA 3x3台北挑戰賽閉幕 蔣萬安頒獎(圖)

中央通訊社

桃機5月來第4起外籍客攜毒竄逃 台北關偕航警制伏

中央通訊社

上月婉辭藍白拈香!母親今樹葬安息 沈伯洋:曾怨恨攻擊我的人!

自由電子報

台中驚爆街頭持刀攻擊 男女騎假車牌機車還變裝逃亡仍落網

中華日報

食米學園計畫啟動文化傳承

中華日報

蔣萬安現身3x3台北挑戰賽 強調北市全力支持

中央通訊社

大罷免、公投剛落幕!陸海警船兩度侵擾金門海域 海巡署即刻對應

CTWANT

蔣萬安出席FIBA3x3台北挑戰賽頒獎(3)(圖)

中央通訊社

蔣萬安出席FIBA3x3台北挑戰賽頒獎(2)(圖)

中央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