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連任成功 談實支險漲與不漲 強調「凍漲不是萬靈丹」
壽險公會今(28)日召開第10屆第1次會員代表大會,並舉行理監事改選,一如市場預期,由現任理事長陳慧遊順利當選連任,繼續掌舵壽險公會理事長,他在會後除了感謝會員公司們的支持外,也表示將會代表公會繼續跟政府溝通。
陳慧遊續任壽險公會理事長
陳慧遊在改選完後特別引用,昨日才獲頒「第11屆台灣保險卓越獎」終身成就獎」的南山人壽前董事長郭文德所說的一句話:「做保險,誠信第一,服務至上」,陳慧遊說,他把這句話一直放在心上,因為保險就是人的行業,從待人接物,以誠信爭取大家的信任,這是信任信賴的行業,同時隨著時代演進,保險業也追求公平待客、韌性永續,如果把永續放在最高位階,公司必須顧及股東、員工、保戶都要均衡照顧到。
陳慧遊也提到,這幾十年來,保險業界所發過的保單,一定會有需要調整的地方,經過討論,社會有共識,可以往更好地方調整,但同時也要反省,為何過去做得不到位;面對未來不可預測的世界,必須保持彈性。
談到現階段保戶最關心的一大議題,已有許多保險公司希望針對「一年期以下保證續保的個人健康保險」調整保費,陳慧遊也說,大家都在研討當中,畢竟主管機關一定得兼顧各方的聲音,「如果保費一次調漲太多,社會不樂見;但如果保費一定不能調漲,以後的人就買不到,對年輕人不公平,對更年輕的人更是不公平,畢竟要看長遠、看如何能更永續。」
實支險喊漲,陳慧遊:保費凍漲對年輕人不公平、要看長遠
陳慧遊認為,保費這個議題不是因為壽險業接軌新制才開始討論,畢竟公共政策有其複雜性,就像政府打房,但不能一刀切讓年輕人貸不到款,因此保費漲不漲具有複雜性。
但陳慧遊說,追求永續是大家的共同目標,若保險公司可以永續、保戶就可以永續、員工就可以繼續上班、股東權益也能兼顧,這缺一不可;他也舉例,假使大學學雜費永遠凍漲,當然學生很開心、家長也開心,但是長遠的後遺症則是,學校成長一直漲,相關設備維修也沒有辦法繼續做、學校也搶不到國際性的好師資,「一個凍漲,會影響很多我們看不到的競爭力問題。」
他強調,凍漲不是萬靈丹,但如何漲得有道理,這也是大家最關注的。
陳慧遊致詞時則指出,回顧過去一年,在全球政經環境多變、金融市場挑戰頻仍的情勢下,台灣壽險業仍展現穩健的經營韌性,2024年總保費收入2兆4402億元;新契約保費收入8418億元;投保率則持續穩定成長達262.68%;至於113年底壽險業資產總額36兆9004億元,年成長5.7%,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也再次彰顯台灣壽險業守護國人、厚植社會安定力量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