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他退休時有房、有妻兒,幾年內卻淪遊民睡公園!在保有自主意識時做好財務規劃,才能安享晚年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10小時前 • 發布於 10小時前

作者 : 王淑芳(嫚嬣)

圖片 : shutterstock

「老頭子」從年輕時就喜歡到處服務他人,對於公共事務的關心總是全心全意,他從公車司機的崗位退休後,更是全職投入公益服務。但我認識他七年多以來,從沒見過他的家人一起來參加協會的活動,他總是說家人忙。

這幾年他身體各方面退化的速度飛快,牙齒不好,飲食營養不均,身材非常瘦弱,精神越來越不好,後來他連穿戴整潔都顧及不了,身上的味道更讓他 的社交出現問題。有時候他沒來參加活動,我們才發現他自己一人獨居,家裡連電話都沒裝,也不喜歡跟家人往來,即使弟弟與弟媳住在樓上,也都難得見到他一面,只因為他喜歡幫助別人,卻不要別人幫他,他覺得丟臉。

有一天他拉著行李箱來協會經營的社區照顧服務據點找我,問他能不能去住養老院。我說當然可以,而且我們之前一起去服務的養老院,離他原本居住的地方很近。他想把房子賣掉,支付養老院的費用,我認同他的規劃,因為他的確需要被照顧,才能有正常生活起居。在養老院至少有穩定的三餐,也有人打掃清潔,還能好好洗澡,也有人幫洗衣服。

但再經過半年,他已經瘦的不成人形,不但快走不動了,房子還沒有賣掉,身上也沒什麼錢吃飯;有時候里長還會發現他就睡倒在公園、便利商店門口等地方。雖然社工早就介入關懷,但家屬表示老頭子沒有住安養院的意願,他有房子、有妻子、有兒子;即使社工想要將他安置,也沒有權力,只能勸說。看著他老人家幾年前還風風火火的到處為人服務,卻在幾年內變成街頭遊民,真是令人鼻酸,不勝唏噓。

認識安養信託機制

看著「老頭子」淒涼的晚景,我開始思索,應該做些什麼,讓每個人在還保有自主意識時,做好財務規劃,畢竟沒人能保證自己不失能,不失智。因為我在電台有主持財經廣播節目,對於個人資產規劃的相關議題本來就有留心,且當社會大眾把討論焦點放在如何做好退休的財務規劃時,我發現包含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的李智仁執行長,在《信託敲敲門:樂齡理財,人生更精彩》一書中,提到金管會所推動「信託2.0:全方位信託計畫」,以及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家族信託與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廖一聰,都曾撰文提到的安養信託的益處,讓我領悟到,唯有懂得運用安養信託,才能安享晚年。

而且越早規劃越好,千萬別以為什麼都可以自己來,尤其是與錢有關的事情,最好是在自己腦袋清楚的時候就先安排好。

這幾年國內各大銀行也逐步跟上趨勢,紛紛推出不同的安養信託方案,但一般人對於許多金融專業術語都未必能一知半解,更何況是對信託概念十分薄弱的長輩們,如果直接推薦長輩們,將自己的財產交付給銀行安養信託,他們未必能接受。

我再度開始思索,如何用最簡單的說明,引導這些常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上課的長輩們,尋找適合的財務信託方案。於是我主動與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聯繫,熱心的公會祕書立刻就引薦了任職於合庫金控的蔡森益副理,請他來據點與長輩們介紹安養信託。

蔡副理向參與講座的長輩們分享一個安養信託的實際案例:一位住台北市且富有的老太太,利用信託把自己的財產指名留給孫子,只因為她覺得兒子非常不成才,即使每個月已給兒子二間房子的租金花用,但她仍擔心自己的資產會全部被花光、賣光;於事她透過信託,將自己在台北市的十幾棟房子與財產,規劃給還未成年的孫子,預定孫子成年後可以繼承幾間房子、結婚可以繼承哪些資產、小孩出生又可以繼承什麼資產等。

透過這個案例,蔡副總讓大家理解,在信託的部分,可以隨著客戶的不同需 求,進行不同的調整,並非將資產完全無彈性的封存於銀行。我本來以為,只有少數已開始接觸安養信託議題的長輩與子女,會前來參加這場講座,沒想到現場長輩的反應出乎我意料的熱烈。長輩們紛紛提出自己對安養信託的關注,尤其是「現在沒有很多錢,能不能邊存邊規劃」,以及「離婚、遺產分配時,已信託的財產會不會被計算」等常見疑問。

當時蔡副理也解釋,安養信託跟一般人做退休規劃存錢一樣,約莫需要先把金額累積到一千五百萬左右,然後利用信託,慢慢的把錢領出來用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說,信託功能在後段;前段的存錢得看自己的能力。至於已被信託的財產,是由銀行所監管,就算離婚、往生也不會被直接拿出 來分配,因為這個部分早就做好規劃了,但也可以依個人意志,將信託財產放回到遺產中。如此既有保障,又保有一定靈活度,這就是信託的好處。

安養信託,保障個人資產,也照顧到高齡服務

信託最可貴的,在於同時具有資產獨立性(受信託的資產相當安全,不用擔心會因離婚、往生而被迫重新分配)、延展性(可結合各種金融商品的投資,做適當的資產配置以提升資產運用效率,讓資產用得更久、更靈活,甚至帶來被動收入),遞延性(唯一具跨世代財產管理與傳承的金融工具,資產可指定繼承對象,不受民法中的繼承權規定限制)等優點。信託機制鼓勵民眾提早規劃、進行,這樣才能為長壽風險與漫長退休生活的資金需求做好準備。

而安養信託也可以協助委託人(受益人)理財規劃、穩健投資,提升受益人信託財產的收益;再加上信託業跨業結盟其他廠商,提供受益人生活上全方位的服務,形成與信託客戶緊密結合的關係。不需要等到擁有一大筆資產後再交付信託,提早交付信託可以減少資產被詐騙、被覬覦、被侵佔、挪用的風險。

而且對銀行而言,年滿 55 歲民眾所申辦的安養信託,可以納入金管會信託2.0 「最佳安養 信託獎」評鑑獎勵的範圍。所以銀行為了爭取得名,可能會用比較優惠的價格來 吸引民眾辦理。截至2023年底,約有二十多家銀行有辦理安養信託服務。

此外,安養信託也能與其他金融服務結合,例如受託或運用於「有價證券」、 「以房養老」、各類「保險」,並且與醫療、社福及安養機構老人住宅、殯儀服 務、輪椅接送及租車業者進行跨業合作。因應高齡長者需求,更全方位提供居家 照顧或機構入住、健檢與醫療接送、輔具租用預約,甚至是福利申請、身後事禮儀等服務,真正兼顧財產管理與人身照顧,使信託2.0不只是理財,而是結合高齡 生活需求的全方位信託服務。

即便我們據點的長輩已逐漸認識安養信託,但我自己的觀察,目前社會大眾對於安養信託的觀念建立,真的還有待加強;就連我自己的阿娘、公婆等,還是 比較傾向依賴自己或子女來幫忙管理資產,而非交給銀行信託。

在認真研究過安養信託後,我深深認為,安養信託這種更有保障且保有靈活度的資產管理方式,還能兼顧人身照護,才能使我們在未來更安心邁向退休後的第二人生。因此我非常希望,大家能多去瞭解目前國內各大銀行所推出的安養信託方 案,行政院、衛福部不時都有相關的政令宣導,而信託公會也十分有心,已於官 網建立了「高齡者身心障礙者財產信託專區」,資訊十分詳細、易懂,相信能幫助 大家認識信託觀念,找到最合適自己與長輩的安養信託方案。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熟齡生活齊步走:大笑迎接人生下半場》,商周出版,王淑芳(嫚嬣)著)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50多歲男「吃很清淡」卻膽固醇狂飆!他戒吃肉改吃「這些食物」血脂更高…醫嘆:觀念完全錯誤

退休夫妻省存700萬+繳清房貸,「不留負擔」竟成爭產導火線!3方向規劃老後財:用剩的才是遺產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台灣首見信用卡使用「超搞工」! 台銀這張卡像皮衣一樣要吃油

太報
02

市值蒸發逾570億 股神巴菲特認投資失誤:對卡夫亨氏拆分失望

CTWANT
03

特斯拉豪賭!開一兆美元薪水給馬斯克 他須達成這些目標

工商時報
04

上市櫃工具大廠再爆「做4休3」中彰投48廠商減班 他嘆:下一步恐裁員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