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道歉,竟造成公司龐大損失?別讓「對不起」成為你的口頭禪
「真是不好意思。」以前工作的時候,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道歉的字句。
剛出社會的時候,我對自己的言行沒什麼自信,不管是公司內部或是在公司外面,每次被糾正的時候,我就只能馬上道歉。
等到自己察覺的時候,我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養成一出口就先道歉的習慣。正因為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所以我認為至少應該表現出誠意,於是道歉的話語總是輕易脫口而出。
不過如此一來,便等同於承認「真的是我做錯了」(即使有時候事實並非如此),自己的立場隨之動搖,變得更站不住腳,最後自然而然也就更容易任人擺布。
先說對不起,反而造成龐大損失
某次,我收到了客戶提出的產品客訴。雖然客戶並沒有表現出憤怒的情緒,不過他覺得十分困擾,因此在向我陳述完產品的瑕疵問題之後,便提出退貨的要求。
我馬上回答「真的很對不起」,然後開始處理退貨事宜。之後,在經過一番詳細的詢問和調查之後,才發現商品的瑕疵問題應該是客戶的使用環境所造成。
可是因為我一開始就已經說「對不起」,向客戶道歉賠罪,所以就沒辦法再次改口讓一切重來,最後導致公司必須承擔龐大的費用。
我因為這個案件而遭到上司嚴厲的斥責:「在還沒有釐清對錯之前,就不應該先道歉。」造成公司的損失讓我感到十分懊惱,心情跌到谷底,鬱悶了好一段時間。
不過,正因為有了這個經驗,我才知道「道歉未必就是正義」,我現在反而非常感謝痛罵我的上司。
當然,是否應該道歉,還是必須視情況和場合而定。如果明顯是自己的錯,還是應該坦率地認錯,並真誠地道歉。
過去的我總是急著低頭道歉,但是這次被嚴正地訓斥「妳又沒有錯,不需要道歉」,反而讓心裡輕鬆了一些。並且在公司內部仔細觀察過後,我發現不光是處理客訴的時候,整座公司裡面幾乎找不到任何隨口道歉的人。
不應該馬上道歉,而是應該先仔細聆聽對方說的話,並點頭回應。然後在確定錯在自己之前,同理對方的困擾才是更重要的,接著讓彼此冷靜並客觀地看待事實。
發生某些糾紛的時候,不要馬上道歉,這對於正確推動事件發展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還發現自從開始會去留意「不要馬上道歉」之後,我反而比「道歉成習」的時期,更能夠謙卑有禮地對待周遭的人。
太常說對不起,會削弱你的自尊心
仔細想想,或許在我頻繁使用「對不起」這句話的時後,也不知不覺地削弱了我的自尊心。當對方發現我缺乏自信,便伺機而動,漸漸把我推向了弱勢的境地,任由他們隨意擺布。
不光是工作,日常溝通對話的時候,也應該避免經常使用「不好意思」、「抱歉」這樣的字眼。例如,當家人或朋友請吃飯的時候、送自己到車站的時候,或是送禮物給自己的時候。
與其因為給他人添麻煩或造成困擾,而感到愧疚地說「不好意思」,倒不如為對方的一片心意感到開心,而說出「謝謝!」這樣坦率直白的字句,反而更能夠表達感激之情。如果自己真的有錯,當然應該用盡全力道歉,可是當自己受到善意對待的時候,「謝謝」這句話反而更能夠促進正面溝通,讓彼此感覺更舒適。
請謹記,道歉並不是真誠的對應。
(本文摘自《停止情緒內耗的人際 C 位》,方言文化)
延伸閱讀
道歉只會「對不起」?面對同事、伴侶、路人,說法不同才有效!
老闆們,你會說「對不起」嗎?這 4 個時機道歉,部屬會更信任你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