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二手與三手菸對孩子的危害,別以為沒在家中抽菸就沒事,毒素附著於衣物、牆壁與家具表面,釋放致癌物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0月23日02:37 • 發布於 10月22日01:56

家中有人抽菸嗎?只要不在家裡抽菸,對孩子就沒有危害嗎?你或許對二手菸與三手菸有錯誤的認知,本文幫你釐清。

「二手菸」與「三手菸」殘留

菸品燃燒後釋放超過7,000種化學物質,其中多達93種被證實具致癌與毒性。對孩子而言,菸害不僅是味道的問題,更是全方位的健康威脅。吸菸行為產生的「二手菸」與「三手菸」會在空氣、衣物與家具中殘留,悄悄滲入孩子的生活環境,增加氣喘、支氣管炎、中耳炎,甚至嬰兒猝死症的風險。

而新興的電子煙,雖標榜無煙味,卻含重金屬與甲醛等有害物質,其二手菸同樣危及孕婦與孩童的腦部與呼吸系統發育。

抽菸│二手菸

孕期吸菸:傷害從子宮開始

孕婦吸菸會導致胎盤血流受阻,使胎兒缺氧,增加早產、低體重、腦性麻痺與嬰兒猝死症的機率。研究顯示,尼古丁會干擾胎兒腦神經連結,使孩子出生後更容易出現學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或情緒問題。這不僅是孕期的短暫風險,更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發展。

延伸閱讀:「二手菸」比一手菸更毒!女性不僅罹肺癌風險增2倍,中風、腦出血機率也翻倍

二手菸與三手菸是看不見的慢性毒氣

即使不直接吸菸,孩子仍可能因被動暴露而受害。二手菸中的毒素會停留在空氣中數小時,讓孩子反覆吸入;三手菸則附著於衣物、牆壁與家具表面,即使吸菸者離開後仍會釋放致癌物。對免疫系統未發展完全的嬰幼兒來說,這些殘留物等同長期慢性中毒,影響呼吸、免疫與神經發展。

不在同一個房間裡吸菸就可以嗎?

即使隔著房間或門,二手菸的煙霧仍會隨空氣流動進入其他空間。吸菸者身上也會附著菸霧微粒,在別的房間抱小孩時,頭髮、衣服、手指上的殘留仍會傳給孩子。

在家裡或車裡打開窗戶、開電風扇就能避免吸菸嗎?

通風無法消除二手菸的危害,反而可能造成空氣回流,讓煙霧飄散得更廣,仍會影響家人健康。

孩子不在家裡或車裡就不會吸到菸嗎?

吸菸後,三手菸會附著在車內、衣物、家具與窗簾等表面,看不見卻長時間存在。即使菸在幾天前甚至幾個月前抽,毒性物質仍可能殘留不散。

使用空氣清新劑或空氣濾過器就能去除菸害嗎?

空氣清新劑只能遮蓋菸味,無法消除有害物質。即使使用空氣濾淨器,也難以完全去除附著在家具與衣物上的致癌氣體與微粒。

抽菸│二手菸

電子煙:偽裝的健康陷阱

許多人誤以為電子煙較安全,但實際上電子煙氣霧中仍含尼古丁、甲醛與丙烯醛等致癌物,吸入後會傷害心臟與肺部。孕婦若使用電子煙,尼古丁可穿越胎盤影響胎兒腦部發育,導致成長遲緩。更嚴重的是,電子煙的「二手氣霧」會讓孩童被動吸入有害物,增加氣喘與注意力問題的風險。

守護孩子健康的第一步,就是讓家成為「零菸害空間」。無論是傳統菸還是電子煙,都不應出現在室內、車內或孩子身邊。若家中成員有戒菸需求,可尋求醫療院所的戒菸門診或戒菸專線協助。戒菸不僅是自我健康的投資,更是給下一代最珍貴的禮物。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瓦斯關火後仍產生致癌氣體?專家建議3動作保平安
台灣「不抽菸」女性「肺腺癌」比例高!初期症狀不明顯,一旦有症狀通常都是晚期且死亡率高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高鐵每天超過2千空位被浪費! 11/10新制「提早1小時搭車先換票」

自由電子報
02

健保補充保費挨轟 石崇良親上火線:改革是為了公平非「搶錢」

自由電子報
03

熬夜恐發生猝死!專家曝「4警訊」:許多人以為只是小毛病

鏡報
04

租屋養老遭拒!台中75歲長者「找40間租屋」全碰壁…房東聽年齡秒拒絕

三立新聞網
05

鳳凰颱風最快「下週一發海警」!北轉逼近台灣 氣象署:3地區下到發紫

三立新聞網
06

氣象署發布「中度磁暴」警示 明日5時起影響約33小時

台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