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三雄上半年EPS,長榮17.7元居冠、萬海3.5元居次、陽明第三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貨櫃三雄上半年獲利全都出爐,其中每股盈餘(EPS)方面,長榮(2603)以17.7元奪下第一,萬海(2615)3.5元排名第二,陽明(2609)2.51元排名第三。而截至上周五(8日)為止,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已經連9跌,指數下跌至1489.68點,週跌幅3.93%,而遠東到歐洲及遠東到美西線運價都跌破2000美元關卡;遠東到美東線運價也跌破3000美元關卡。展對後市,隨著關稅政策陸續底定,加上美中關稅談判再延90天,航運業者預估航運需求有望提升;不過也有法人預估,隨著紅海復航,供給增加,加上高關稅及9月季節性將轉弱,對於運價保守看待,也恐衝擊第三季、第四季獲利。長榮第二季單季合併營收864.84億元,年減18.66%,稅後淨利109.58億元,年減62.80%,營業毛利率21.61%,每股盈餘5.06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1,964.55億元,年增0.76%,稅後淨利383.16億元,年減18.2%,營業毛利率26.46%,每股盈餘17.7元。
隨美國對各國關稅陸續底定及中美暫緩關稅90天,航運需求有望提升。長榮海運將審慎應對國際政經及供應鏈變化,視情勢及客戶需求持續優化航線及艙位配置,並強化風險控管,穩步推進中長期策略。
陽明海2025年第二季單季合併營收為386.63億元,稅後淨利9.85億元,每股盈餘為0.28元;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841.73億元,稅後淨利87.61億元,因認列未分配盈餘稅影響整體損益,上半年每股盈餘為2.51元。陽明指出,2025年上半年整體營運表現受貿易談判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相較2024年同期運量與運價均呈現下滑。
面對市場未來展望,越太平洋航線因有美國關稅不確定因素,雖為傳統暑假旺季但出貨動能受到影響;反之歐洲市場展望相對較樂觀;亞洲近洋線市場平穩,其他市場如澳洲、拉美等,因市場供需變化迅速,仍須密切觀察。
萬海第二季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0.77億元,單季每股盈餘為0.38元;上半年累計合併營收719.43億元,年增9.37%,營業淨利179.09億元,年增36.68%;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98.09億元,年減39.42%,EPS為3.5元。
萬海表示,展望2025年下半年,影響相對較大的中美關稅,雙方關稅談判再延長90天,此期間正值航運需求傳統旺季,客戶原本觀望暫停的需求有望逐步恢復,有助運價止跌反彈。且隨著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陸續公布確定,15%-25%區間的稅率衝擊較先前預期為低,有益於陸續推升航運需求。
此外,針對市場傳出紅海復航,業界粗估,先前紅海危機,改道效應鎖住全球約10%的貨櫃船隊運力,未來若是有愈來愈多船公司跟進重返紅海,全球恐將面臨運力釋出,並將拖累運價,恐衝擊貨櫃業者的獲利表現。
下載「財訊快報App」最即時最專業最深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