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怎麼辦?營養師分享6大優質飲食,助你KO便秘焦慮
便秘看似小問題,卻可能影響生活與健康,甚至引發焦慮。《FJ豐傑生醫》營養師游子嫻指出,便秘原因多元,可能與飲食習慣、作息、心理壓力或疾病有關。營養師建議,多攝取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搭配規律運動與適度舒壓,有助於改善便秘情況。本文整理了6種助便飲食以及5種改善便秘的小習慣,幫助日常維持順暢排便。
6 大助排便飲食,讓你消化不卡頓
想讓排便更順暢,第一步就是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像是全穀物、蔬菜、水果和豆類,都是很好的選擇。纖維能幫助糞便變得更蓬鬆柔軟,也能促進腸道蠕動。以下列出有助排便順暢的食物種類:
- 水果類:香蕉、木瓜、蘋果、梨子、草莓、藍莓。
- 堅果類:杏仁、核桃、腰果、奇亞籽、亞麻籽、南瓜籽。
- 全穀類:燕麥片、全麥麵包、糙米、藜麥。
- 蔬菜類:菠菜、胡蘿蔔、花椰菜、甘藍菜、秋葵、地瓜葉、地瓜、南瓜。
- 發酵食物:優格 / 優酪乳、泡菜、味噌、納豆。
- 保健產品:市面上部分保健食品如益生菌、酵素,若搭配飲食調整,可能有助於維持腸道菌叢平衡。
5 種優良生活習慣,改善便秘體質
你是否有被廁所外的人碎念:「不要占著茅坑不拉屎!」,營養師真的懂你大不出來的感受,面對排便不順的困擾,提供大家可透過簡單的日常調整和飲食改善:
方法1:養成固定時間的排便習慣
養成規律的如廁時間很重要,特別是餐後,因為腸胃蠕動會自然增加,能幫助糞便排出。如果經常忍便,糞便會在腸道停留過久變得乾硬,不僅排便更困難,還可能讓便秘狀況惡化。
方法2:補充充足的水分
喝水太少,是很多人排便困難、甚至出現羊便便的原因。《中山醫訊》指出,一般人每天應至少喝 1. 5~ 2 公升水,或依體重計算,每公斤約 30 c.c.。
方法3:提高膳食纖維的攝取量
想改善便秘,膳食纖維很重要!台安醫院建議,成人每天應攝取 20–30 克纖維。平常可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全穀雜糧如地瓜、南瓜,每天攝取 3 碗青菜加 2 份水果,可以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
方法4:培養規律且適量的運動習慣
每天做一些簡單運動,就能幫助腸道更順暢。像慢跑、快走、仰臥抬腿、腹部按摩 / 扭腰、瑜伽伸展,或深蹲、半蹲,持之以恆能有效改善排便困難。
方法5:溫和的腹部按摩
每日飯後約 1 小時,可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 5 分鐘,有助腸道蠕動,促進排便順暢。建議按摩時採仰躺姿勢,膝蓋下墊個枕頭,能讓腹部更放鬆,提升按摩效果。
嚴重便秘警訊:5大情況應尋求專業治療
1.持續便秘,無好轉跡象
當便秘超過三週,嘗試改變飲食、增加運動、補充水分都無效時,可能代表腸道有功能或結構上的問題。
2.持續性劇痛的腹部疼痛
如果腹痛持續不退或非常劇烈,可能表示腸道阻塞或其他嚴重問題。
3.糞便帶血或血便
如果排便時帶血,或糞便中有血絲,可能表示腸道出血,甚至是大腸癌警訊。
4.持續嘔吐
便秘合併嘔吐,可能提示腸道阻塞或其他嚴重問題,千萬不要忽視。
5.排便非常困難,無法以自然排便解決
以上狀況如出現,建議儘早諮詢醫師,以保障健康。
便秘非小事!建立日常養護,維持腸道健康
便秘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營養師提醒,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飲食調整是維護腸道健康的關鍵。高纖食物、水分攝取、規律運動及腹部按摩,可作為日常保健方法。專家呼籲民眾,遇到長期或嚴重便秘,應重視身體警訊,及早就醫,以避免健康風險擴大。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資訊與產品特性介紹,非作為醫療診斷或替代治療依據。產品效果視個人體質與使用習慣而異,若有持續困擾,建議諮詢專業醫療機構。
延伸閱讀:
.FJ豐傑生醫-部落格專欄
.公開最強通便10大食物,便秘者必吃!
.博士詳解便祕因素,助你破解便秘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