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一口吃盡兩岸味!台式鹽酥雞席捲中國、陝西肉夾饃攻佔夜市,這些夜市新寵你吃過了嗎?

旅讀

發布於 08月18日10:30 • 文_ 陳澤琪/ 旅讀 圖_ 陳澤琪/ 旅讀、中新社、Cheerimages

IG Reels、TikTok和小紅書等社群媒體的短影片,正在打破/重整飲食疆界,進而影響觀眾對於某些特定口味產生興趣或偏好。

小吃教主舒國治曾如是定義小吃:自然而然地發現的美味……可以拿在手上、自由自在享受的,那才叫好吃的小吃。

他不用電腦打字,以手稿方式寫下讓人奉為小吃聖經的著作《台灣小吃行腳》、《台北小吃札記》。與此同時,90後的年輕人則以IG Reels、TikTok和小紅書詮釋何謂好吃的小吃。

一口吃進大江大海

台灣小吃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清兩朝遷徙來台的閩南及客家人。挑夫在田間擔著冷熱飲食供應辛勤的農人;信仰中心人群聚集,自然也是生意之所在。至今仍有不少夜市圍繞宮廟開展,如:基隆奠濟宮的廟口夜市、松山慈佑宮的饒河夜市、鹿港天后宮的廟口老街等。

早年小吃攤品項單純,勤勞肯做的攤主只需掌握一門手藝,多能賺得家庭溫飽。以基隆廟口為例,豆干包、乾麵、鼎邊趖、紅糟系列料理,多為福建福州而來;傳承三代的豆簽羹,原是泉州安溪的著名小吃;燒邁(燒賣)來自廣東;油炸麵包裹著香濃美乃滋的營養三明治雖不營養,卻是50~60年代駐軍基隆港的美國大兵的最愛。

爾後,隨著不同族群聚落的出現,台灣小吃有了更多樣性的面貌。像是眷村外,開始出現了麻醬麵、牛肉麵、羊角貼鍋饅頭、灌蛋餅、滷味、蔥花大餅。1980年代起,台灣開始和東南亞各國有較多往來,於是又有了中和緬甸街、中壢龍岡忠貞市場的泰滇緬飲食;而台北車站旁亦自然形成了匯集印尼料理的印尼街。

一口小吃其實是一口故事,包含著手藝、人情與老闆個人的特質。小吃和故事的背後,則承載著台灣百年來各地移民的鄉愁和親緣。

↑↓一口小吃其實是一口故事,台灣夜市承載著百年來各地移民的鄉愁與親緣。圖為位於台北市的華西街觀光夜市。©Top Photo/Cheerimages

大陸網紅小吃,台夜市報到

這兩年,因為社群媒體與影音頻道的興起,IG Reels、TikTok和小紅書等平台,正在重新定義台灣的飲食版圖。這些社群媒體不僅僅是分享工具,更成為跨境美食文化傳播的重要管道。一段短短數十秒的影片,就能讓一種原本陌生的美食(來自西北的涼皮、江南的梅花糕、天津的煎餅果子、河南新鄉的熱奶寶、陝西的肉夾饃、四川的串串與麻辣燙等)陸續出現在台灣夜市迅速走紅,席捲消費市場。

這些社群捧紅的網紅小吃,具有外觀搶眼、新奇罕見的特點。材料豐富、顏色鮮豔、造型獨特,能吸引人拍照分享,通過吸睛的視覺效果和簡易的傳播模式,成功激發了消費需求。

高聲量的網紅也愛蹭這些高聲量的題材,彼此魚幫水水幫魚。166萬訂閱的YouTuber「人生肥宅X尊」拍攝了一支近百萬次收看的「我把抖音上那些爆紅小吃全吃了一遍……」影片,展示了超級無敵豪華的煎餅果子、肉夾饃、牛肉泡麵、冰粉、藕粉、熱奶寶、冰粉、切糕。他的感想是「終於解答自己的疑惑,到底這些小吃有多好吃」,但也同時評論道:「這些小吃看起來比吃起來好吃……很多時候透過影片覺得『哇,這東西超級好吃的感覺』,但每一個食物吃起來都有一種強烈的既視感,很像曾經吃過的東西,只是味道稍微不一樣而已。」

台北有名的饒河夜市,有專賣陝西肉夾饃的攤商,看到剛烤出來的酥脆麵餅,夾入香濃蒸肉與肉汁,總能讓人垂涎三尺。©陳澤琪/ 旅讀
對岸梅花糕甜點出現在台北有名的士林夜市,因應台灣口味,增添芋頭泥一味,一鍋製作時長約10 分鐘,但一開鍋總能引人好奇圍觀,同時排隊購買。©陳澤琪/ 旅讀

台灣小吃也風靡對岸

對岸美食進入台灣市場,台灣的珍珠奶茶、滷肉飯、香腸、大腸包小腸、牛肉麵、擔仔麵、阿宗麵線、甜不辣、鹽酥雞、炸雞排、棺材板、筒仔米糕、薑母鴨等也在中國大陸風靡。來台旅遊的陸客透過Vlog影片,在Bilibili、小紅書、抖音紀錄他們在台灣開吃的經驗,分享述說嘗試這些美食的心得。

不但「東北老鐵愛瘋了!台灣烤香腸配大蒜,讓他好吃到尖叫!」、「空降突襲台北西門町,馬不停蹄阿宗麵線吃起來。」、「台北一千五百元貴賓牛肉麵,憑甚麼貴」一類開箱影片都有極高點閱,而「台灣滷肉飯詳細教程」、「五月天最愛台灣美味─鹽酥雞的作法」也引發大陸網友跟風嘗試親身製作。

其中,與傳統的油炸口味不同,台式鹽酥雞以其獨特的醃製技術和多樣的調味風格,迅速征服了對岸消費者的味蕾。從北京、上海、西安、廣州、長沙到廈門等都市,台式鹽酥雞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些店不僅提供傳統口味,還不斷推陳出新各種創意口味,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目光。

台灣味道西進大陸蓬勃發展,同樣離不開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

©王銘偉/ 旅讀
中國大陸美食街、小吃文化節,每每出現台灣小吃攤,都能吸引大量民眾駐足購買品嘗。 ©中新社

地圖上的煙火氣

如今,美食已不再被地理邊界所限制,它是味道的記憶、口味的交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文化理念的傳播。年輕世代透過社群媒體主動打破傳統飲食疆界,展現出對新事物的開放態度,讓小吃美食出現更多的可能。若想通過味蕾品嘗地圖上的煙火氣,那就直接來趟街頭小吃的小旅行吧!

*************************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歡迎加入太白粉!》2025年1月號 第155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ITF旅展首日!15人親友團揪玩這國家  一眨眼「330萬團費」刷下去了

三立新聞網
02

ITF旅展優惠一次看!機票免費拿、吃到飽買1送1 業者喊出4天破億

壹蘋新聞網
03

8家超萌聯名飲品甜點!Care Bears、史努比、LABUBU,今年秋冬就是要療癒

造咖
04

九州最「療癒」的秋天在大分,3種全新玩法:湯布院騎馬+九州偶來步道+別府300年湯花工藝

旅讀
05

速食7家秋冬新品!麥當勞「炸蝦天婦羅」回歸必嚐、必勝客人氣王升級

造咖
06

2025旅展優惠一篇看: ITF旅展、雙11、JR東日本、環球影城買一送一…

TRAVELER Luxe旅人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