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台灣女孩日」!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已逐漸淡化,向「性別篩選」說不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0月09日20:26 • 發布於 10月07日20:24

近20年來,台灣的出生性別比從民國93年的1.108下降至113年的1.074(出生性別比=活產男嬰數/活產女嬰數),顯示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正逐漸淡化。

台灣女孩日登場,落實性別平等與身心健康

聯合國於2012年通過決議,將10月11日訂為「國際女孩日」,以突顯女孩權益與性別平等的重要性;我國自2013年起亦將此日定為「台灣女孩日」,並由各部會共同推動女孩身心健康、教育與安全的政策措施。透過跨部門合作,逐步消除性別刻板印象,讓社會更看見女孩的潛能與價值。

延伸閱讀:我對腹中寶寶性別好失望,也對自己這樣的想法感到好內疚

性別

出生性別比回穩,平權觀念逐步落實

依據聯合國《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自然狀況下的出生性別比介於1.02至1.06之間,全球平均約為1.05。然而在部分東亞地區,由於傳統觀念影響,比例長期偏高。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113年的出生性別比為1.074,已顯著低於20年前的1.108,且各胎次間差異不大(第一胎1.072、第二胎1.074、第三胎1.080、第四胎以上1.081),顯示性別平權意識已逐步融入家庭決策與社會文化。

性別

拒絕性別篩選,生命平等不可取代

過去受傳統觀念影響,部分家庭將男性視為傳宗接代的象徵,造成胎兒性別篩選與選擇性墮胎問題。然而,隨著社會價值轉變,多數人已認同「健康平安比性別更重要」。沈靜芬強調,除非為診斷性聯遺傳疾病,不得進行胎兒性別篩選或人工生殖中的性別選擇,醫師也不應無故揭露胎兒性別,以共同維護性別平等與生命尊嚴。

為持續推動性別平等觀念,國民健康署不僅透過政策宣導與教育推廣,也結合法律規範維護出生性別比的平衡。政府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女孩的生存與發展權,建立一個不以性別論價值的社會,讓每一個孩子,不論性別,都能自由而健康地成長。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培果教育專欄】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孩子性別角色發展指南

為什麼有些家庭只生男孩或女孩?研究顯示:性別並非隨機,揭示家庭傾向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高鐵每天超過2千空位被浪費! 11/10新制「提早1小時搭車先換票」

自由電子報
02

健保補充保費挨轟 石崇良親上火線:改革是為了公平非「搶錢」

自由電子報
03

熬夜恐發生猝死!專家曝「4警訊」:許多人以為只是小毛病

鏡報
04

租屋養老遭拒!台中75歲長者「找40間租屋」全碰壁…房東聽年齡秒拒絕

三立新聞網
05

鳳凰颱風最快「下週一發海警」!北轉逼近台灣 氣象署:3地區下到發紫

三立新聞網
06

氣象署發布「中度磁暴」警示 明日5時起影響約33小時

台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