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的織物,重生的時尚 | 專訪BY WALID創辦人Walid al Damirji
在瞬息萬變的時尚世界裏,BY WALID無疑是一個異數。在這個以速度與流行為信仰的產業中,品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Walid al Damirji選擇了一條極慢、極靜的道路。Walid用古董布料賦予衣物第二次生命,以他的作品告訴大家,BY WALID不只是一個品牌,它是一種抵抗消耗、重塑價值的哲學實踐。
「我用十八世紀非常粗的亞麻布與貂皮做了那件外套。」Walid回憶道,那原是一件實驗作品,沒想過會成為品牌的起點。但當它出現在時尚編輯與買手面前時,引起了巨大的回響—第一筆訂單竟達九百件。這是他沒有預料的開始,也為BY WALID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是復古,是百年歷史的真實存在
品牌最根本的理念—「luxury of zero waste」
BY WALID的服飾沒有流水線的生產模式,每一件都是孤品,每一塊布料都有它的前世今生。品牌的核心,是使用真正的古董布料—不是復古風格的仿品,而是實打實百年以上歷史的紡織品。從十九世紀甚至更早的亞麻布,到中國清朝的刺繡、法國的鉤針蕾絲、威尼斯的手工花邊,每一種材料都曾見證時間的流動。
Walid並非一開始就打算將這些古物轉化為服裝。他原是歷史與古董的愛好者,出於熱情而收集了大量古布。當這些布料愈積愈多時,他開始思考如何為它們找回生命的意義。於是,一個時尚品牌便誕生了,不是為了追逐潮流,而是為了讓這些被遺忘、被邊緣化的美之碎片,再次被看見。
「這些布料,有些髒,有些破損,幾乎像是被世界遺棄了。但我相信,它們還有價值。」Walid說。他將這些材料重新清洗、修復、補強、縫製,耗時數月,只為了讓一件外套得以重生。
一針一線 縫補遺忘與時間的裂縫
然而,如今要找到這些古布已變得愈來愈困難。「剛開始時簡直像去超市那樣容易,現在卻變得極為艱難。收藏家變多了,中國的收藏市場也逐漸成熟起來。」他無奈地笑說。儘管如此,他仍持續與世界各地的古董經銷商與拍賣行合作,在學習與尋覓中前行。
BY WALID的服裝設計,既不追求流行,也不設計性別或年齡的界線。「我們有一件外套的版型,八年來都沒改動過。男的、女的、小孩都能穿。」這是一種極緩慢的時尚,一種抗拒快速更迭的固執美學。對他而言,布料本身就是創作的靈魂,他只是讓它們能夠再被穿上,進入新的生命循環。
這樣的理念,也自然延伸到永續的層面。BY WALID並不刻意標榜「永續」,但實際上,他們做的正是永續最深層的實踐:讓原本會被遺棄的美物,成為能世代相傳的藝術品。他說,有客人會把他們的外套留給子女,而不是轉賣或送贈。「這是未來的收藏品,是可穿戴的藝術。」
除了衣服,BY WALID同時亦推出以古布製作的家品,例如咕𠱸。
Walid也不將自己定位為時尚設計師。「我更像是個藝術家,或工藝人。」他創作的,是帶有歷史與情感重量的物件,而非供人追逐的潮流單品。這樣的精神,也讓他對在香港Joyce的展出充滿期待。「Joyce Ma是我的朋友與顧客,能來到她創立Joyce的地方展示作品,意義非凡。」
BY WALID品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Walid al Damirji
這或許正是BY WALID最動人之處。它並不喧鬧,不張揚,卻在歲月的縫隙裏,用一針一線,緩緩修補我們與過去的連結。在布料的織紋之中,藏着歷史的呢喃與時間的溫柔,那些舊日風華,經過Walid的手,化作未來的傳家之寶,靜靜等待被珍藏、被記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