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半導體關稅 學者:反過來拉垮美國GDP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關稅尚未出爐,又有新關稅擔憂來襲,美國4月以國安名義發起232晶片產業調查,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27日宣布2週內將公布調查結果,台灣身為全球半導體大國,預期在劫難逃。學者則分析,若以25%的晶片關稅計算,美國GDP衰退0.12%,無疑是雙面刃。
盧特尼克27日宣布2週內將公布232晶片產業調查,屆時決定晶片關稅要課徵多少比率,外界對於關稅臆測從20%至200%都有出現過,但具體課徵多少比率、哪些項目被課徵,以及關稅對象都必須等到結果出爐。
川普也警告,新的高額關稅即將上路。此舉將衝擊全球供應鏈,美國晶片市場高度仰賴的台灣供應商將首當其衝,而多家企業已規畫在美國投資設廠,以避免即將實施的新關稅,其中也包括來自台灣和其他地區的廠商。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未來晶片關稅的稅率值得關注的重點,包括稅率本身的高低以外,主要在於其課徵的範圍,「需要留意是否對全球各國都進行課徵,還是只針對台灣」,將會產生程度上差別。
此外,美國如何進行課徵以及其標準也是關鍵,如採用「晶圓產地」或「大水庫理論」進行課徵,台灣所需承受的晶片關稅稅率可能會較高。
課徵關稅也會產生許多潛在影響,如影響廠商的全球化佈局態勢,以及可能會影響終端應用市場的需求。產品價格的提高可能導致民眾購買意願或週期縮短。
她分析,晶片關稅課徵如果用25%去課徵,對於美國都會產生非常大影響;以第1年來說 美國GDP將衰退0.12%、累積10年後將達到衰退0.76%;如此也會使美國民眾的生活品質下降,累積10年後,民眾所得可能會減少約4208美元。
另外,在稅收部分,第1年可能會減少數十億美元,但累積10年後可能達到1560億美元。課徵晶片關稅可能危及美國產品未來的競爭力,甚至其在全球AI領域的領導地位也將受到威脅。
劉佩真說,晶片關稅對於美國產生諸多影響,所以台積電再次呼籲的原因,美國一旦課徵關稅,「將會影響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設廠的進程,不利於美國所呼籲的半導體製造回流美國的進度。」
最後,對於美系業者也將承擔更沉重的關稅負擔,像台積電這類的廠商可能會透過轉嫁部分成本,讓美國客戶共同分擔關稅成本,推升終端產品的價格,也會影響到消費者,讓消費者減少消費。
顯示全部
留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