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小孩不肯吃藥!吃完藥後嘔吐了怎麼辦?兒童餵藥技巧懶人包!

美醫誌

發布於 06月29日06:54

許多家長在餵孩子吃藥時,往往可能會遇到孩子哭鬧、抗拒,甚至把藥吐出來的情況,每次都又哄又騙也不是辦法,藥又不能不吃,這時到底該怎麼辦呢?這次我們就來看餵藥時有哪些技巧,巧妙運用工具,讓孩子不再抗拒吃藥,早日康復!

給藥前的注意事項

孩童使用的藥量與成人不同,餵藥前劑量的拿捏非常重要,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兒童用藥安全報告指出,兒童服藥錯誤率為成人的三倍。因為劑量計算不易、肝腎代謝不同,因此應避免自行將成人用藥提供給孩子服用。陳怡安藥師表示,兒童用藥量一般是依照年齡、體重調整,假設孩子體重是15公斤,每公斤吃1毫克的藥品,就要給15毫克的藥物。為了避免計算錯誤 ,通常藥師給藥的時候就會先詢問家長孩子目前的體重,並在藥袋或藥水上做㏄數的註記,家長在拿藥時,務必要核對藥袋上的「姓名、藥名、劑量、用藥方式」,若不清楚是否可搭配牛奶、果汁,應立即諮詢醫師或藥師,以免受到藥物交互作用的影響。

如果開立的是藥粉,或是藥水加上藥粉的組合,可以跟醫師或藥師確認是否能加水溶解淡化藥味,或將藥水加上藥粉一同混和服用,並留意沉澱的問題,記得搖勻之後再使用。陳怡安藥師指出,假設拿到的是藥錠,需要給孩子十分之一的藥量的話,建議家長可以先把藥錠磨碎後,再放到有刻度的量杯裡面加水到10㏄的位置,取1㏄給孩子服用,這樣便是十分之一的藥量。需要注意的是,在24小時內如果有沒吃完的藥品,可以先放在冰箱裡,假設一天需服用三次,就是每次取1㏄給孩子服用,24小時過後沒有用完的藥品就應丟棄,隔天不應繼續服用。

由於兒童用藥的劑量計算不易,因此市售也有針對12歲以下幼童需求設計的「兒童專用製劑」,包括液劑、糖漿、顆粒等類型,專門提供給幼童使用,並附有量具或餵藥器,讓家長能可以精準量取藥量,避免使用成人藥具誤差,也減少藥品經磨粉後變質或受潮的風險。

兒童餵藥的注意事項

兒童餵藥方式主要根據年齡而有所不同,陳怡安藥師表示,針對0~1歲的嬰幼兒,成人可以一隻手抱住幼童,輕輕壓住幼童雙手避免反抗,並注意支撐頭部,讓孩子在懷中保持約45度角的半躺姿勢,以避免仰躺而引起的嗆咳,接著再用滴管、針筒分次餵藥,將藥液貼嘴角慢慢滴入。

建議餵藥可拆成數次,每次約1~3毫升,按照吞嚥速度調整,孩子服藥時的抗拒,可能讓家長失去耐性,因此往往會採灌藥的方式「速戰速決」,陳怡安藥師提醒,若是急著一次餵完或捏住鼻子強迫孩子忍耐,可能反倒使孩子嗆到,使藥物或口水跑到氣管,引發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的可能。若發生嗆咳,應立刻停止服用藥物,並輕拍背部來緩解。此外,無論使用何種測量、餵藥工具,使用完畢後都應立刻用清水清洗乾淨,避免藥品殘留。

至於針對1~3歲的幼童,可以先詢問醫師或藥師,在不影響藥效的狀況下是否能搭配糖粉或糖水一起服用,以掩蓋藥物苦味。陳怡安藥師指出,不建議搭配蜂蜜給孩子服用,以免造成肉毒感菌中毒,搭配牛奶、果汁也可能會影響藥效,因此建議還是依照醫囑餵藥較為妥當。

若孩子對吃藥沒有感到恐懼,家長也可以讓孩子有適度的參與感,例如自行決定服藥的順序、提醒家長服藥、自己準備藥品等,降低孩子對服藥的抗拒。一般而言,6歲以上孩子的吞嚥能力較成熟,可以嘗試訓練吞藥,避免過度依賴磨粉,除了容易感到苦味,更可能影響藥效吸收。

吃藥後吐了怎麼辦?

味覺較為敏感或年紀較小的孩子可能較容易嘔吐,空腹前或餵奶前給藥較能減少孩子抗拒,但餵藥與進食至少要間隔1小時,避免嘔吐與胃部不適,但並不是所有的藥物都適合在飯後服用,還是需要先詢問醫師或藥師服藥時的時間次序。

陳怡安藥師表示,若孩子在藥後30分鐘內發生嘔吐,由於大部份藥品尚未被吸收,可以觀察狀況是否需要補足一次的劑量,若嘔吐發生在30分鐘後,由於藥效已經開始作用,如果有需要可以補足一半的劑量,如果孩子在超過2個小時後才發生嘔吐,就可以等下次吃藥時間再服用,不必再額外補充。

若孩子大量嘔吐,可以先暫停飲食,觀察4~6小時後再給予少量的清水或葡萄糖水,確認孩子能吞嚥與無異常運動後,再恢復餵藥。若嘔吐頻繁、持續超過2小時以上,又伴隨脫水、體重減輕或精神不振,應儘速就醫。

餵孩子吃藥可以說是家中常見的拉鋸戰,由於兒童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生病時家長除了擔心病況,又捨不得孩子服藥時的難受,經常感到著急又疲累。陳怡安藥師指出,其實服藥時家長的耐心與陪伴相當重要,需留意避免用不耐煩、威脅或強迫等方式,讓孩子對吃藥感到反感、恐懼,不妨把吃藥當成共同渡過的小挑戰,減少過程中的衝突與焦慮,從小養成按時服藥的好習慣。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勿輕忽「攝護腺癌」

根據衛福部113年死因統計資料,攝護腺癌在台灣我國男性中發生率居第三位,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三立新聞網
02

她幫夫簽放棄急救,卻被全家人指責、在葬禮上被當空氣!醫嘆:活著的人竟這般沉重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它是超級堅果!補腦、降血壓血脂、防糖尿病 還能抗癌

三立新聞網
04

血管堵塞元凶非油脂!醫揭「精製澱粉、糖」才是真兇

中天電視台
05

喝水常嗆到?醫揭1警訊恐是巴金森氏症惡化!別再以為是老化

健康2.0
06

11月21日 重要的是,別停下腳步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