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的設計師都要感謝好萊塢?奢侈品走入影劇的時尚大眾化進程
萊恩·墨菲新劇《美國愛情故事》聚焦 Carolyn Bessette-Kennedy,再次喚起對這位90年代時尚偶像的關注。她的風格不只定義了極簡美學,也見證了名人引領時尚的新時代。
2025年6月萊恩墨菲(Ryan Murphy)的《美國愛情故事》(American Love Story)釋出前導,這部以Carolyn Bessette-Kennedy為主角的影集,也讓這位一代時尚偶像的風格再度躍上時尚媒體版面。而這或許正是影劇的力量,好萊塢總有點石成金的魔法,當時光倒轉到Carolyn Bessette-Kennedy引領風潮的90年代,她的崛起似乎也映照了當時的時尚氛圍,名人開始成為時尚靈感的核心,打破了超模的獨霸地位,時尚產業也就此迎來了一輪影響至今的革新,精品世界的輪廓也正式從名流世界走入了大眾視野。
告別超模時代之後
90 年代初的時尚界被譽為超模世代,以Linda Evangelista、Cindy Crawford、Christy Turlington、Naomi Campbell以及Tatjana Patitz為首的「The Big Five」等一眾超模引領時尚圈。不過當全球經濟進入衰退,極簡和街頭Grunge風格崛起,這股超模狂潮最終在90年代中期劃下句點,時尚圈也就此邁向全新時代。1996年葛妮絲派特洛 Gwyneth Paltrow登上美國版Vogue八月號封面,儘管並非第一位登上封面的好萊塢女星,但事業起步之際即成為封面人物,加上內頁一張與時任男友布萊德彼特的親密合照,事業、愛情雙收的故事激起了大眾的好奇帶動了銷售,也為時尚雜誌的發展帶來轉捩點。在那個演員與模特兒分眾明顯的年代,Vogue率先從時尚既定印象中解脫,透過名人創造了一條與大眾溝通的全新道路,讓時尚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在1990年代之前,所有領域似乎各自獨立,拍電影的人就拍電影,不會跟時尚人士往來。」導演貝茲魯曼Baz Luhrmann回憶起當年的場景,提到藝術與時尚在90年代開始聚合。1996年他的電影《羅密歐與茱麗葉:後現代激情篇》(Romeo + Juliet),便找來Dolce & Gabbana、Prada 和 Yves Saint Laurent打造戲服,讓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及克萊兒·丹妮絲,用新世代的時尚語言詮釋經典;隔年,Jean Paul Gaultier為盧貝松的科幻巨作《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設計一系列的戲服,其前衛且充滿未來感的設計,讓電影化身成一場極具風格的時尚狂想。
改變紅毯文化的禮服
在作品之外,90年代初期影星們刻意輕鬆著裝,顯示自己演員專業的氛圍也慢慢瓦解。1994年,Elizabeth Hurley穿上Versace安全別針洋裝現身電影《妳是我今生的新娘》的新娘首映,在當年相對大膽的造型攻佔媒體版面讓Versace一夕聲名大噪;1995年烏瑪舒曼Uma Thurman的薰衣草色雪紡禮服,也給了Prada全球性的舞台,讓品牌成為當時時尚圈的夢幻逸品。當義大利品牌們積極與影星合作擴大影響力,法國品牌們也終於走出高級訂製的名流圈層,1997年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身著彼時剛上任Dior創意總監的John Galliano 刺繡高訂禮服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這條被譽為改變好萊塢紅毯進程的裙子在隔日成為各大新聞的焦點,也讓影人們真正迎向與品牌合作的紅毯時代。至此,奢侈品品牌們紛紛成立名人訂製部門替明星們著裝,名人們的商業潛力也讓時尚產業開啟了全新面貌,而以上三件禮服的重要性,也從它們各自擁有專屬的維基百科頁面不言而喻。
影劇驅動時尚大眾化
提到時尚大眾化便不得不提1998年首播的《慾望城市》,當第三季主角凱莉對著歹徒說「It's not a bag, it's a Baguette」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Fendi的Baguette包意外成了影視經典,也改變了這部劇的命運。在那個電視劇被認為無法匹敵電影的年代,奢侈品大牌進駐讓《慾望城市》開啟了精品大門,品牌爭相合作也讓時尚走進大眾的茶餘飯後。兩千年代的影劇也在這樣的氛圍下,創造出《花邊教主》、《穿著Prada的惡魔》、《購物狂的異想世界》等帶動時尚熱度的作品。當片中的服飾成為大眾討論的話題,影劇角色成為品牌的非官方代言人,造型師與設計師的名字也透過流行文化走進觀眾的日常語彙。
不過當時間推進到近代,儘管仍有像《艾蜜莉在巴黎》這樣有著過往時尚影劇影子的作品,但在整體影視產業更加強調寫實敘寫的環境之下,《王冠》精準復刻皇室穿搭、《高校十八禁》的美式高校、《繼承之戰》掀起的靜奢狂潮,又或是Jonathan Anderson一手打造的《挑戰者》網球世界,戲服忠實呈現某個圈層或場域,當代影劇時尚與大眾的關係,也由戲服移轉至更具媒體曝光度的戰場——紅毯。
過去幾年「Method Dressing方法著裝」儼然成了電影宣傳的行銷賣點,電影公司們加大力度投資影星們主題式的紅毯造型:Margot Robbie的芭比套裝、Zendaya的末世沙丘風格禮服、Cynthia Erivo和Ariana Grande長達一整年的《Wicked》雙色女巫穿搭,時尚品牌和好萊塢傾足全力在這個社群世代,用唯有好萊塢才有的方式展示時尚的不同面向。
而這或許就是時尚媒體們大幅報導《美國愛情故事》的原因,當紅毯成為品牌競逐的主戰場,我們或許無法再擁有像《慾望城市》這樣定義世代風格的影劇。但總有那麼一些作品,能帶我們穿越時代與文化,悄無聲息卻深入人心地影響著觀眾,而這樣的情感連結也正是影劇獨有的浪漫。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