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面對不熟悉的新事物怎麼辦?台積電財務高層揭「1關鍵心法」變轉機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08月31日02:00 • Uho編輯部

沒有人願意貿然接受改變,但生命中總是會有意外找上門,這時候該怎麼辦呢?前台積電財務高階主管、「郝聲音」主持人郝旭烈於《享受蛻變》一書中,分享他如何面對人生每個階段的轉變,做出關鍵選擇,將一次次困境化為成長契機。透過真實經歷,引導讀者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看見改變的力量,學會順流而行、順勢而為,最終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成就。以下為原書摘文:

不習慣新事物怎麼辦?

常會有人告知,因為看了我線上課程而得到啟發,甚至對職場或工作有所助益。這時自己都會深深地感謝對方,因為他的回饋,帶給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勵。同時,我也會在心裡面感謝過去的自己,因為放下經驗的成見,才沒有自以為是的受限,才能有線上課程的呈現。

沒把經驗,當成受限。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難不成錄製線上課程,對郝哥並不容易嗎?」
「說話和錄製音頻,對郝哥也會難嗎?」

很多人會這樣問我。說實話,每當回憶起這段「首次」啟動線上課程錄製的經歷,我都會說那是一次美好且值得分享的「挑戰」。記得剛開始受邀,要錄製線上課程的時候,心中是非常雀躍而且極為期待。

畢竟,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才短短不到一週的時間,我便把課程大綱給訂好,接著開始撰寫課程細項,以及內容逐字稿。平常本就喜歡寫文章的我,以為接下來的工作會非常輕鬆愉快;沒想到這才是「挑戰」,又或者說才是災難的開始。

還沒有開始進錄音間錄製,單單是逐字稿的內容,就整整被大幅修改了3次。一共將近24堂的線上課程,原則上每堂課大概只有10~12分鐘;所以在這短短時間裡面,我一開始想要盡量給聽眾滿滿知識點,試圖體現我的「好意」。

殊不知這樣子的「好意」,不僅讓逐字稿內容看起來非常「龐雜」。加上過多知識點描述,便沒有空間給予「案例」,也就不容易讓聽眾消化。並且資訊太多不好讓人學習「吸收」,所以最後才會有被三番兩次修稿的結果。而也因為這樣子的修正和改善,我才有深切的體會——不是要說自己想說的話,而是要說別人理解的話。

最終好不容易把文稿敲定,覺得過了大關卡,接下來應該會比較輕鬆一點。沒想到我的認知,還是短淺了;真正更大的挑戰,才接踵而來。自以為聰明的我,那個時候因為沒有字幕機,就買了個小小的螢幕和投影機,想要放在攝影機旁邊,看著稿子唸。

沒想到導演的期待,是希望我能夠面對鏡頭,眼睛不可以飄。所以我這樣子的安排,就在試錄影片中,明顯看到我眼睛在鏡頭及投影幕間飄來飄去的情況之下,以失敗告終。因此,我只好再想想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讓我的錄影不需要「背稿」。

對,您沒有看錯!我之所以認為逐字稿一旦搞定,錄影會變得很容易的原因,就是我認為不需要背稿。然後,我又想到了個奇葩的方案──買一個隱形的耳機,然後把稿子預先錄製在我的手機裡面。

等到當天對著螢幕錄影的時候,只要把耳機戴上、手機播放,那麼我可以輕鬆對嘴錄製,就一切大功告成了。沒想到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原來完美的計劃,在錄製當下,為了等待耳機裡傳來的聲音,我整個人的臉色都變得極為僵硬。

從習慣到不習慣是成長

導演在我試錄完後,還很客氣的對我說:「郝哥,這樣子說話方式,有一點不像你耶!」我明白這又是一次失敗的嘗試。最終我想通,吃了秤砣、鐵了心,決定還是扎扎實實來對著鏡頭背逐字稿好了。

就這麼硬背了1個多禮拜之後,沒想到上場時,腦袋裡面想著稿,嘴巴說的話卻常跑調。才短短一篇10~12分鐘的課程講稿,硬生生的NG了20、30次。雖然導演很貼心地告訴我,後製可以做剪輯,但是我從他們的臉色上,可以明顯感覺到那種為難的樣貌。

畢竟,剪輯過多的影片,閱聽起來一定不舒服、不自然。於是,我告訴團隊讓我回去休息思考2個禮拜,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辦法,能夠讓錄製有更好呈現。其實,在那個當下,心裡面已經是有了想要放棄的念頭。只是又有點不甘心,畢竟也投入了不少的心血。

所以回家後,打開自己非常喜歡的幾位線上課程講師錄音,想要從中了解並學習,他們是怎麼樣才能夠錄製得如此「完美」?沒想到,認真多聽幾次,才驚覺且豁然開朗地發現,他們的錄音課程一點都不是我想像當中的「完美」。他們講課過程中,也有許多的語助詞、有許多的空白、有許多的停頓。

說白了,就像平常說話一樣的「自然」。反而是這樣的「自然」,讓人聽起來如此的「完美」。原來不完美,也是種完美。後來,再次回到錄音室之後,我放下了逐字稿,也放下了完美。只在心中留下了大綱和關鍵的故事案例,一氣呵成地完成了之前困難重重的錄製。

讓所有的團隊和導演,都驚呼不可能。原來,別讓想像的經驗,成為行動的受限。從開始習慣有稿子,到不習慣沒稿子;從不習慣看螢幕錄影,到習慣看著螢幕邊想邊講;這都是一而再、再而三,願意接受挑戰,願意應變的結果。

從習慣到不習慣是成長,從不習慣到習慣是成就。習慣挑戰,挑戰習慣。終會成長,終會成就。

思考練習

回想過去1年,有沒有做過一些從來沒有挑戰過的事情?
而這樣子的經歷,又帶給自己什麼樣新的認知、新的改變?

(本文摘自/享受蛻變:駕馭人生變化的順應力/幸福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台人遊峇里島遭困!暴雨成「明天過後」 婚禮恐泡湯

TVBS
02

日本1電器過不了海關!出境全遭丟棄原因曝

NOWNEWS今日新聞
03

5000元前排變「看頭位」!潮台北大螢幕韓女團臉對折 北市文化局回應了

壹蘋新聞網
04

健康堪憂…連體嬰弟弟忠義「嚴重腹脹照曝光」 PO文喊:不會放棄

中天電視台
05

太噁了!LINE新增「一功能」讓台人炸鍋 網喊:拜託不要開放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