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國際藝術島「十人十海」開展 詮釋海洋記憶
(中央社記者潘欣彤連江縣26日電)馬祖國際藝術島9月5日起開展,馬祖民俗文物館展覽「十人十海」,以馬祖漁業文化5個關鍵字為引,以多元創作形式,呈現馬祖居民與海洋共存的生活技藝與記憶。
馬祖國際藝術島辦公室今天發布新聞指出,第3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主題為「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十人十海」則為本屆重要文化展演軸線之一,除意指每名馬祖人都有自己的海,也盼點出馬祖群島由「漁」開始,「漁」也是馬祖社會網絡、日常紋理與群體記憶核心。
展覽以5個馬祖漁業文化核心關鍵字:下江、辦季頭、討沰、做鹹、魚路為基礎,透過影像、聲音、物件、裝置作品與馬祖在地共創等多元形式,呈現居民與海洋共存生活技藝與記憶,層層堆疊出馬祖人與海洋之間密不可分的情感紋理。
藝術島辦公室表示,展出作品包括張良一「人、海、漁群像」,以紀實手法捕捉馬祖島民與海共生勞動現場與身體記憶,映照著海上生活的真實。張子霽「有潮室」將漁村生活環境聲響與在地訪談語句,編織為沉浸式聲景作品,讓觀者以聽覺感知這片海洋承載日常與歷史。
「人、海、漁的記憶與技藝」以田野為基礎,透過討沰工具、魚網、漁具等,與口述描繪海上景觀,重現漁村生活智慧與節奏,看見技藝背後生命故事。
劉致宏「漁光2.0」延續上屆獲廣泛迴響作品「漁光」,觀者仿若沉入水下,在光線與呼吸之間感知魚群洄游與潮汐律動,也形象化出漁民與海洋之間互信互依關係。
「小手畫大海」由馬祖多位親子與介壽國小學生共同創作,以孩童視角描繪馬祖常見魚種,透過懸掛漂浮於牆面上彩繪作品,象徵一群在海中洄游魚群,也象徵文化記憶與想像正向下一代傳遞與流動。
藝術島辦公室說,「十人十海」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黃貞燕、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副執行長郭美君、藝術家劉致宏共同策劃,將配合藝術島開幕,於9月5日在南竿馬祖民俗文物館正式開展,展出至明年2月28日止。(編輯:方沛清)11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