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神星可能曾適合生命,NASA 發現潛在深層能量來源
位於小行星帶的最大天體──穀神星(Ceres)現在雖然非常冷,但它可能曾擁有支持生命存在的深層能量來源。新的 NASA 研究發現,穀神星核心加熱過程曾長時間驅動流體循環系統,可能為單細胞生命形式提供潛在適居條件。
根據 NASA 曙光號(Dawn)探測器過去數據顯示,穀神星表面明亮反光區域主要由地下滲出的液體殘留鹽類構成,2020 年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些液體來源是位於表面下方的巨大鹽水庫。
其他研究也曾發現穀神星存在碳分子形式的有機物質證據,雖然它本身不足以支持微生物細胞,但對生命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成分。
現在,NASA 新研究提供穀神星適居性的第 3 個關鍵:內部可能具有持久的化學能源。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NASA 噴射推進實驗室團隊建立模擬穀神星內部溫度、成分的熱化學模型,發現約 25 億年前,隨著來自矮行星內部岩石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驅動流體循環,穀神星深處可能穩定供應含有溶解氣體的熱水,當熱水與海洋混合,便可能形成微生物的自助餐區。
研究作者 Sam Courville 表示,如果能確定穀神星海洋過去是否曾湧入熱液,就能進一步驗證穀神星是否曾支持生命,最可能適居的時期是穀神星形成後 5~ 20 億年間,那時它的岩石核心達最高溫度。
如今穀神星已不太可能適合居住,隨著核心冷卻,來自內部放射性衰變產生的熱量不足以防止水結冰,剩下的液體也變成高濃度鹵水,但這項研究結果有助天文學家尋找其他類似小行星,就算沒有行星引起的潮汐加熱作用,它們年輕時也可能存在一段適居時間。
(首圖來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