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結辯因暴雨延期 國際持續施壓釋放、北京稱內政拒干涉
編譯莊佳芳/綜合報導
目前遭港府關押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原定8月14日進入結案陳詞,預計持續八天。但因早上香港天文台發布最程度嚴重的「黑色暴雨警告」,黎智英的結辯案延遲,預計15日恢復。
77歲的黎智英被北京指控「勾結外國勢力」及「煽動叛亂」。美、英及歐盟多次公開呼籲中國立即無條件釋放他,並將此列為外交優先議題,但北京堅稱案件屬中國內政,拒絕外部干涉。外界擔憂其在高溫牢房中的健康狀況惡化,支持者警告,若黎智英在獄中身亡,將成為象徵反抗的烈士,對北京及香港政府造成更大政治壓力。
擁有英國國籍的黎智英被香港控違反《國安法》的「串謀勾結外國勢力」、「串謀刊印煽動刊物」等罪,於2020年年末被關押且無法保釋後,至今已被關押將近1700天,其中大部分都是「單獨監禁」。單獨監禁被聯合國視為酷刑,並指出單獨囚禁上限應為15天。
案件自2023年開始審訊,2024年11月20日開始作證,耗時超過三個月,原定今日(14日)雙方展開結辯陳詞,但因暴雨預計延至15日,屆時約需八天完成。這位年屆78歲的媒體大亨,創辦《蘋果日報》,被中國當局視為眼中釘,北京當局指控其勾結外國勢力及煽動叛亂罪。
歐美各國高度關注
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第二任期前,就曾許諾會設法讓黎智英獲釋。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主席祁福德(Mark Clifford)表示,在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前往倫敦與中國進行談判時,川普就指派將釋放黎智英,視為談判的一部分。美國國務卿盧比歐也曾表示,釋放黎智英是當務之急的事。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在巴西舉行的G20峰會期間,也與其討論了黎智英案;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則稱,中國對黎智英的監禁,是殘酷且不尋常的懲罰,並稱此案是英國政府的「優先處理事項」,這番言論隨即遭到中國嚴厲譴責。
美媒CNN報導,今年六月在布魯塞爾舉辦的第40屆中歐人權對話中,歐盟也正式表態,呼籲中國政府立即無條件釋放黎智英。
中國堅持其為「內政問題」
面對外界的呼籲,中國當局一直以來都保持一樣的態度,堅稱是中國內政問題。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我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利用司法案件干涉中國內政、抹黑破壞香港法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也喊話,外部勢力應停止干涉香港內部事務及司法程序。
香港大律師公會前主席哈里斯(Paul Harris)表示,根據香港《基本法》,行政長官有權在特定情況下,赦免或釋放囚犯,也就是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有「權力」可以出手的,一切都取決於他的意願。
與時間賽跑
目前香港所有涉及國家安全的審判都是由特選法官審理,而非陪審團,此舉與香港《基本法》的理念背道而馳,黎智英案的結辯陳詞結束後,法官還需要數週,甚至數月才能做出判決。黎智英私人助理馬克西蒙(Mark Simon)表示,黎智英必須先被定罪,才能開始推進保釋出獄。
CNN報導,黎智英的兒子黎崇恩(Sebastien Lai)對父親的健康狀況感到擔憂,香港夏天的氣溫可能接近40°C,待在水泥牢房就像在一個烤箱裡,「任何形式的監禁都會對她的健康造成負擔,更何況單獨監禁」。對此香港懲教署則反駁,羈押環境通風良好,且會提供適當醫療救助。
釋放黎智英是最優解
支持釋放黎智英的群眾認為,繼續把其關押在監獄中,反而會對北京及香港當局帶來麻煩。祁福德表示,如果黎智英不幸在獄中身亡,那他將會變成「永遠的麻煩」,他會成為一名烈士,變成反抗中共政權的象徵,這可能是中國最不希望看到的。
日媒《日經亞洲》報導指,黎智英的英國籍身分,同樣也是一大問題。黎崇恩表示,如果黎智英在獄中,中英兩國關係就無法正常化,因為這樣就是英國公民在香港因爭取自由,而被捕入獄。他認為釋放黎智英是中國向世界展示誠意的最好機會,也符合香港的最大利益。
更多中共國內外鎮壓新聞,請見:「不流血的謀殺」系列專訪: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