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越南崛起 挑戰舊秩序
[NOWnews今日新聞] 越南明智地選擇韓國作為展示區域新戰略經濟夥伴關係的舞台,聚焦於貿易、投資和外交合作的成長。作為首位最高領導人會見甫上任韓國總統李在明的國家,越南政府向東北亞和東南亞發出明確信號,「韓國和越南正攜手崛起,成為區域連結和經濟成長的驅動力」。
兩國領導人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承諾,未來五年內雙邊貿易額達到1500億美元,幾乎是去年870億美元貿易額的兩倍。要實現這個雄心勃勃的目標,需要雙方全力投入,強化這個超越經濟層面、延伸至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夥伴關係。
經歷半年政治動盪後,韓國以更積極的區域政策重新站穩腳步。越南黨總書記蘇林此行的高度曝光經過精心設計,凸顯首爾提升全球影響力的持續努力。兩國正深化2022年升級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結合經濟野心與戰略互信。
李在明和蘇林確認兩國是彼此在各領域的主要重要夥伴,將實質有效的夥伴關係提升到新高度。在東協成員中,越南也與韓國在科學、技術、創新和數位轉型方面建立了最全面的合作關係,包括在人工智慧、半導體、生物技術、材料和能源領域的聯合研究、培訓和交流。
私人企業,特別是三星、現代、LG、SK集團、浦項鋼鐵、樂天等韓國知名企業和中小企業及新創公司,已在越南建立強大據點,超過1萬家公司積極從事貿易和投資。韓國也接納約4.3萬名越南學生,代表支持投資和經濟發展的未來人才庫。
在這個關鍵時刻,這也是越南作為自信區域領導者的亮相時刻。上個月,越南慶祝加入東協30週年。今年越南還將慶祝1945年八月革命80週年(國慶日9月2日)。30年前加入東協時,很少人相信越南能夠融入並在該組織嚴格框架中茁壯成長。然而在首爾,越南自豪地展現該國正成為塑造未來區域架構的新興領導者,在經濟整合和戰略自主方面都發揮作用。
從一開始,越南加入東協就有兩個目標:透過經濟發展讓人民脫貧,以及在轉型中的亞洲維護和平穩定。早期需要痛苦的內部重組以配合東協複雜規則。但到第二個十年,越南在吸引投資、製造業和出口方面表現超越同儕。它擁抱東協經濟共同體支柱,穩步發展成該區域最開放、商業友善的經濟體之一,儘管仍被美國拒絕給予市場經濟地位。
和平穩定始終是河內政府核心理念。它始終支持東協主導機制,從東協區域論壇到東亞峰會、國防部長擴大會議,以及東協印太展望,作為對抗大國競爭的屏障。這些平台讓越南在強化戰略和平的同時,將自己嵌入全球價值鏈。今天,外國投資者,特別是高科技和綠色產業,將越南視為首選目的地,受到強調透明度、效率和治理改革的推動。
除了經濟和安全,人民交流也在塑造這個新興夥伴關係。文化合作、觀光、教育和勞動移民為雙邊關係增添人文層面。近25萬越南勞工在韓國工作。此外,軟實力元素也成為兩國間的重要橋樑,如韓流文化、料理和語言在越南都很受歡迎。
在戰略層面,雙方都知道夥伴關係必須隨著地緣政治風向轉變而演進。科技革命、綠色轉型和供應鏈中斷都是雙方面臨的新挑戰。河內和首爾正密切合作。越南提供充滿活力的生產基地和年輕勞動力;韓國貢獻資本、專業知識和創新。這種罕見的協同效應可能成為其他地方效法的模式。
最近幾週更突顯越南的靈活性。面對川普政府關稅威脅的回應展現了經濟彈性、外交務實主義,以及在美中競爭和供應鏈轉移中的韌性。河內以小搏大,將外部衝擊轉化為機遇。同時,隨著越南成員身份邁入第四個十年,該國正成為經濟整合的主要驅動力,在新舊成員間架設橋樑。
除了東協韓國自由貿易協定,越南重疊的貿易框架還包括《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以及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這些都是該國貿易多元化戰略的一部分。在許多方面,它們與越南的「竹子外交」相契合,允許平衡而不過度依賴任何單一夥伴。
在上個月吉隆坡舉行的第58屆東協外長會議上,聯合公報承認河內的東協未來論壇是前瞻和政策創新的平台,與東協2045願景完美契合。憑藉高成長、年輕勞動力和精心打造的戰略形象,越南正發展成這個日益動盪區域的穩定力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