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德語媒體:悄然關閉中的國門

德國之聲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媒體看中國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發表長篇報道稱,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被要求上交護照,而涉及範圍也早已不再局限於高層官員和涉密部門,教師和醫務工作者的出國自由也開始受到限制。這篇題為《中國正在悄悄關閉國門》的報道寫道,北京一邊努力打造對外開放的形象,一邊卻在收緊國民的出入境自由。

”越來越多的中國雇員表示,他們的雇主禁止他們出國旅行。受出國限制影響的,並不僅僅是那些可能接觸機密信息的公務員。教授、醫務人員、警察、教師也都必須上交護照,或為每一次出國旅行提出申請。在中國一些地區,出國旅行已經被全面禁止,或者每年只允許出國極少的幾天。官方給出的理由是反腐與國家安全。但細究之下卻不難發現,對外努力展示開放形象的中國,對內正在不斷收緊民眾與國外的聯系。

針對高級黨政干部的嚴格出境規定由來已久,並不新鮮。早在2003年,中國政府就出台過一份規範官員出國旅行的文件。原因是當時出現了不少干部攜帶贓款出逃的案例。在2000年代初期經濟高速發展之際,貪官攜款外逃的現象一度十分普遍:官方數字顯示,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數以千計的腐敗官員攜款外逃,涉及金額超過870億歐元。黨的領導層認為,這一現象已經對中共合法性構成了威脅。2012年,習近平發起反腐運動,既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也顯著遏制了貪腐行為。據估算,迄今為止已有約400萬名干部受到懲處。

然而,限制出國的範圍早已不再局限於高官的小圈子。三年疫情封控之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治性規定,行動自由受限的中國人範圍也因此被大大擴展。習近平治下的中國,黨要求管控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寫道,國內外之間的人員交流也必須接受黨的領導。”

南德意志報:限制出國的範圍早已不再局限於高官的小圈子。

《南德意志報》文章寫道,按照相關規定,這些人的護照必須統一上繳,其中也包括港澳通行證。而在審批過程中,提出出國申請的人會被問及是否有海外關系,是否與“境外敵對勢力”有聯系。出境期間,不得接受外國媒體采訪,事先報備的出行路線也不能臨時更改:

“近年來,中國政府對外國的猜忌不斷加深。2023年修訂的加強版《反間諜法》幾乎讓所有海外關系都被列入可疑行為。一些國企要求員工不得同外國人接觸,另一些企業則拒絕雇傭海歸學生。

即使拋開機關單位的層面,普通中國人如今要獲得護照也變得越來越難。今年2月,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報告稱,許多地區負責辦理護照的公安機關人為增加了申請流程的復雜度。申請人必須提交大量證明,包括無犯罪記錄證明、社保繳納憑證、顯示穩定收入和存款的銀行流水,以及工作合同。有時還需要獲得多個派出所和黨支部的批准。報告稱:‘這些耗時費力的護照申請程序讓人想起了2002年以前的情形。當時申請人必須經過冗長的流程,還要接受政治審查。’

人權觀察認為,這些規定違反了國際公約中有關遷徙自由權的規定。該組織警告說:‘隨著獲取護照的難度不斷增高,人們不禁擔憂,習近平政府正在倒退回那個只有少數人才能出國旅行的年代。應當立即叫停這些武斷且歧視性的措施。’”

俄烏戰爭與台海局勢

德國外長瓦德普爾訪日期間批評說,中國在亞太地區的行為變得“日益咄咄逼人”。中國隨即做出強硬回應,警告柏林不要“煽動對抗和炒作緊張局勢”。《法蘭克福匯報》就此發表評論寫道:

“德國外長批評中國在台灣海峽以及東海、南海的行為日益咄咄逼人,北京不會為此感到高興,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要說瓦德普爾此舉是想‘煽動對抗’,就顯得非常荒唐了。事實上,不斷加劇該地區緊張局勢的,恰恰就是中國,因為北京正在不遺余力地試圖擴展對自家門前海域的控制。

瓦德普爾公開談及中國在俄羅斯侵烏戰爭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想必也會引起中方的不滿。中國總喜歡把自己描繪成一個中立觀察者,但實際情況卻是,中國既是俄羅斯的重要供應商,也是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重要買家。沒有這部分收入,普京將很難為其侵略戰爭提供資金。特朗普曾以此為由威脅稱,如果普京不同意停火,將會對中國和印度加征懲罰性關稅。但在阿拉斯加會談之後,這一威脅已不再被提及。 自稱重點關注太平洋地區的特朗普應當清楚,北京正在密切關注他對侵略者普京做出的任何讓步。如果普京毫發無損,那麼中國可能就會認為,用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的風險和代價並非不可承受。”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熊襲事件「變殺人案」!日本93歲男子倒臥血泊身亡 屍檢後證實為凶殺案

鏡週刊
02

母女收租月領逾8萬卻住垃圾屋 家中放滿過期食物!睡覺先推開雜物

CTWANT
03

威廉王子、凱特王妃再搬家!年收9.6億自付裝修費 2鄰居「被迫搬離」超錯愕

鏡週刊
04

3女大生「聖地」前電臀舞 搖屁屁好嗨結局很悲慘

壹蘋新聞網
05

川澤會後川普受訪 稱蒲亭可能根本不想達成協議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

歐正華
管的只是吃公家飯的,這不就是跟台灣學的嗎?台灣吃公家飯的不能去大陸一樣的道理啊!
1小時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川普認了!坦承蒲亭可能不想達成協議

NOWNEWS今日新聞

列支登斯敦王子受訪 與當地記者艾德涵合影(圖)

中央通訊社

德國外長批評中國挑釁印太、破壞穩定

德國之聲

專家:烏克蘭若失頓巴斯防禦 恐如捷克1938年失蘇台德地區

中央通訊社

世界最小國家之一 列支敦斯登王子分享王國數位治理

中央通訊社

川澤會後川普受訪 稱蒲亭可能根本不想達成協議

路透社

中方指印度外長稱台灣屬中國 印方駁錯誤引述

中央通訊社

歐盟促加速推動烏克蘭入歐 歐洲需參與未來和談

中央廣播電臺

川普稱蒲亭可能不想達成協議 排除派美軍保衛烏克蘭

中央通訊社

日幣狂貶遊客殺紅眼!唐吉軻德母公司「獲利215.2億」創新高

EBC 東森新聞

中國異議藝術家艾未未訪烏 深入哈爾科夫前線引關注

中央通訊社

台灣可惜未上榜 東京奪下全球最適合工作度假城市第一名

TVBS

日本將提出史上最大規模國防預算 仍只有GDP的1.56%

太報

北京造謠被打臉!稱印度外長承認「台灣隸屬中國」 印方:對台立場不變

三立新聞網

美股早盤道瓊開高!軟銀入股 英特爾噴11%

NOWNEWS今日新聞

以色列堅持「所有人質」獲釋 加薩停火再陷僵局

中央廣播電臺

日2026年防衛預算擬編1.8兆創新高 大量引進無人機

中央通訊社

生日變忌日!2摯友露營車慶生 點蠟燭瞬間爆炸雙亡

EBC 東森新聞

俄烏峰會有望登場 瑞士表態願給蒲亭逮捕豁免權

中央通訊社

川普喬蒲澤會 川澤二會沒火藥味

中華日報

川澤會隔日烏克蘭遭空襲 烏官員:蒲亭無意尋求和平

路透社

馬國女演員遊新疆遭暴力推擠 怒嗆報警無用:經歷文化與道德衝擊

鏡新聞

網紅吃播「遭汽車撞上」!玻璃全碎驚悚瞬間曝光

民視新聞網

巷仔內/越南崛起 挑戰舊秩序

NOWNEWS今日新聞

烏:美安全保障可望10天內敲定

中華日報

俄國女學生東正教堂前性感熱舞 不僅退學還判11個月勞動服務

TVBS

波音757引擎起火!康多航空希臘出發「起飛460公尺引擎著火」 273人飛行驚魂

CTWANT

家得寶維持全年財測 道瓊開高

路透社

影/倫敦動物園量體重日!「這幾隻」最難量

NOWNEWS今日新聞

川普拋出廢除郵寄選票 法界質疑:無權限

台視

響應挺烏「志願者聯盟」號召 日首相表示將評估參與戰後安全保障

上報

美國巴爾的摩港口貨輪爆炸 濃煙直竄天際

EBC 東森新聞

捷克藝術家慕夏「斯拉夫民族的未來」作品(圖)

中央通訊社

石破茂會比爾蓋茲 允供5.5億美元助疫苗普及

中央通訊社

澤倫斯基再會川普!從衝突到低姿態 專家:他「學會說川普語」

CTWANT

捷克畫家慕夏「斯拉夫史詩」系列 傳達反戰思想(圖)

中央通訊社

泰國開放斯里蘭卡人取代柬埔寨外勞

路透社

歐洲「志願者聯盟」重申挺烏決心 川普排除美軍前往烏克蘭維和可能性

上報

哈瑪斯同意加薩停火 卡達:內容幾與以色列版本一致

中央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