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走進房間卻忘記要幹嘛、想不起同事名字...是正常健忘還是失智前兆?

商周.com

發布於 05月06日01:00 • 王貞懿 編譯

你曾走進房間,卻忘了要做什麼?會突然叫不出同事的名字?這些小失誤多數時候是正常的初老現象,但也可能是失智的潛在徵兆。

隨著年齡增長,認知速度會變慢,許多人也會變得健忘。像是「暫時找不到」手機或車鑰匙,或做熟悉事情時「動作變慢」,都屬於正常老化的表現。

此外,一些記憶失誤也可能源自其他因素,例如新手爸媽整夜未眠,起床後忘了車停哪;化療、止痛藥副作用,以及長期壓力也都會影響短期記憶。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老齡化未來研究所教授安斯蒂(Kaarin Anstey)指出,健忘與失智症的最大差異在於影響程度與恢復能力。

例如,一時想不起某部電影名稱屬正常,但若完全無法記住剛聽到的重要資訊,就值得警覺。

此外,人們對「情感重要」的事件應該有明確記憶。若有朋友兩天前過世,而你已被告知卻完全沒印象,就令人擔憂。另一項關鍵指標是「病識感」,健忘者通常知道自己忘了什麼,也能藉由提示找回記憶;失智症患者則可能完全沒察覺。

以下5個常見情境,可協助判斷你到底是正常健忘,或應接受認知功能評估。

5種情境,判斷是單純健忘或需要就醫

1.重複性記憶失誤

偶爾忘記鑰匙放哪不必擔心,但若常常發生或有嚴重失誤,像是整晚忘了關瓦斯爐或水龍頭,就該注意了。

2.財務管理困難

若常忘記繳費,或無法理財管理出支時也要小心!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神經學教授喬恩(Winston Chiong)解釋:「財務管理很複雜,需要多個腦區一起運作,所以最容易出現問題。」

3.語言表達問題

當你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說話開始斷斷續續、找不到適當詞彙或表達不清時,這可能就是失智症早期警訊。偶爾叫錯子女名字很正常,像是看著大姐叫成二姐,但如果你經常認不出孫子是誰,那就需要關注了。

4.熟路迷路

在陌生地方迷路很正常,但如果你忘了怎麼走到每週去好幾次的菜市場、捷運站,那就必須有所警覺。

5.短時間內重複同樣的話

在同一次談話或短時間內,重複一樣的問句與故事。

及早預防與干預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想預防失智症其實要從中年就開始著手。研究發現,大腦在40多歲時就已經開始變化,特別是負責記憶的海馬迴區域。

美國杜克大學心理學教授莫菲特(Terrie Moffitt)更指出:「中年時期是調整生活習慣、接受治療的黃金時期,這將為老年生活帶來巨大好處。」

研究顯示,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當中,大約只有10%會發展成失智症。透過飲食調整和規律運動,就能有效降低惡化的風險,越早發現介入,效果越好。

若你對自己或家人的記憶狀況感到擔憂,特別是當身邊人也察覺改變時,務必及早就醫。雪梨老年醫學醫師格雷厄姆(Desmond Graham)提醒:「即使你認為只是正常老化,我仍強烈建議接受專科評估。」

早期診斷與治療非常關鍵。許多認知問題若能及早處理,有機會減緩、甚至避免失智症的發展。若你或者家人、朋友出現符合上述高風險行為,請別猶豫尋求專業協助,這對你愛的人未來的生活品質有決定性的影響。

資料來源:衛報紐約時報WSJThe Dallas Morning News

核稿編輯:林易萱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沈玉琳面黃、暴瘦疑患胰臟癌 醫:確診多已是中晚期

中天電視台
02

快戒掉2壞習慣!他吃飯喉嚨不適就醫 竟診斷出「雙癌纏身」

CTWANT
03

鍋貼、水餃、抄手誰最胖?韭菜、鮮蝦、泡菜誰最雷? 營養師揭「熱量排行」

常春月刊
04

不是甜點配角!「它」是大腦專屬超級水果 營養師大讚:補腦又顧代謝

三立新聞網
05

失智症兇手抓到了!多做3件事遠離健忘腦、腦退化,50歲後活化大腦必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20

女朋友剛講完話 我也忘了她說她要幹嘛
05月11日01:12
台钓老兵
这里面说的一些现象,我老妈二十年前就有了, 但是她到现在还是头脑清晰,也还有那些状况。 而二十年后,我好像也开始有那些情况发生了, 看了老妈的现况,我感觉我应该也不会失智的。
05月11日00:12
翔🍀
我收到房貸車貸等帳單⋯有時也會忘記要幹嘛
05月11日00:52
牙牙
怎麼覺得這些情況喝醉酒也會發生@@
05月11日00:38
洪龍
剛打完炮我也常會忘記已經打完了 😂
05月11日01:51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沈玉琳疑猛爆性肝炎?中醫也有解!周宗翰中醫師:按摩4大穴位護肝、5要訣預防

華人健康網

久坐族「小腿脹痛」當心血栓!醫揭「深層靜脈栓塞」警訊:5招可預防

優活健康網

桃園鼓勵民眾及早肺癌篩檢 免費檢查還能加碼抽iPhone

桃園電子報

魚吃錯恐吞毒!「3部位」最危險 煎熟才去皮吃下重金屬

三立新聞網

糖尿病「腎病變」無症狀!醫:七成功能流失才會有徵兆

中天電視台

薑湯防感冒、抗發炎?醫揭生薑食用禁忌:出現「這些症狀」先別吃

優活健康網

胃食道逆流喝什麼?這種「無咖啡因茶」也要避免!醫推3種飲料代替

優活健康網

知名花生醬驗出「黃麴毒素」超標下架回收 「這些食材」也要注意保存

健康醫療網

剛拿到保護令卻遭前男友奪命!衛福部籲:善用安置措施

中天電視台

管制藥品稽查 去年231家次違規

中華日報

她經痛「吞5顆止痛藥」也沒用 中醫調氣血一個月就改善

中天電視台

香蕉護眼解便秘 名醫揭「1款」最抗癌:是強大免疫增強劑

三立新聞網

台灣武田培育優秀醫藥行銷人才 獲頒榮譽MR認證

健康醫療網

「塑膠微粒」入侵肝腎甚至大腦 醫示警:吃口香糖也中標

CTWANT

30歲女胃食道逆流、便秘 醫揪罕見胰臟神經內分泌瘤

中天電視台

接連發生「申請保護令就被殺」 林靜儀:男性挫折忍耐力需關注

ETtoday新聞雲

5類人不適合「168斷食法」減重 醫:恐讓脂肪囤積更頑固

ETtoday新聞雲

穿錯泳衣顏色恐害命?專家曝海邊戲水「安全色」最顯眼:別再穿黑白

優活健康網

退休後不想大腦退化?精神科醫揭健腦秘訣:每週做2次「不一樣的事」

優活健康網

吃素容易營養不均衡?藥師揭「4種營養素」最缺乏:觀察身體就知道

優活健康網

PSA異常卻找不到病灶?次世代攝護腺癌檢測技術預計今年上路

健康醫療網

膝痛復發才知半月板碎裂 41歲許女士接受重建與移植手術重拾行走力

常春月刊

鍋貼、水餃、抄手誰最胖?韭菜、鮮蝦、泡菜誰最雷? 營養師揭「熱量排行」

常春月刊

腸道營養補充怎麼選?一次搞懂益生菌、益生元、後生元的科學關係

潮健康
影音

皮膚病與3臟腑有關?中醫:搭配「青黛」內外兼治改善膚況

健康醫療網影音

皮膚病與3臟腑有關?中醫:搭配「青黛」內外兼治改善膚況

健康醫療網

檳城人醫會取經花慈 驚豔創研能力及中西醫合療

TCnews 慈善新聞網

猛爆性肝炎來勢洶洶!B肝帶原者未警覺險喪命,醫提醒:倦怠、黃疸勿輕忽,意識不清是高危警訊

常春月刊

研究曝「塑膠微粒」可侵入大腦 醫:嚼口香糖也恐中招

ETtoday新聞雲

更年期女性飲食吃「這一樣」!防止骨鬆又顧心臟

Hello醫師

風災釀「石綿」毀損!醫示警1潛在危機

NOWnews 今日新聞

60歲婦不菸不酒不咳嗽!照X光驚見「7、8公分腫瘤」 蘇一峰:肺癌末期

三立新聞網

志工熱茶陪伴 溫暖化療病患

中華日報

30歲女便秘就醫 醫查雲端驚見「1事」:胰臟癌三期了

三立新聞網

沈玉琳疑猛爆性肝炎 醫揭「B肝帶原+過勞」風險最高

台灣好新聞

男小便從尿道「噴出一堆蟲」 醫也嚇壞!追查主因:內褲惹禍

鏡週刊

中年男竟比老人味更惹嫌?科學實測「年齡×性別體味排行榜」,顛覆你的嗅覺想像

姊妹淘

招13名額只來9人!臺大兒科住院醫師「招不滿」…主治醫師扛夜班還隨時待命,恐加速前線人力流失

今周刊

紅棗還能這樣吃!茗京萃推「紅棗脆片」即食吃法,DIY養顏零食照顧妳的好氣色

姊妹淘

07月31日 成功是能成為最真實的自己

Heho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