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走進房間卻忘記要幹嘛、想不起同事名字...是正常健忘還是失智前兆?

商周.com

發布於 05月06日01:00 • 王貞懿 編譯

你曾走進房間,卻忘了要做什麼?會突然叫不出同事的名字?這些小失誤多數時候是正常的初老現象,但也可能是失智的潛在徵兆。

隨著年齡增長,認知速度會變慢,許多人也會變得健忘。像是「暫時找不到」手機或車鑰匙,或做熟悉事情時「動作變慢」,都屬於正常老化的表現。

此外,一些記憶失誤也可能源自其他因素,例如新手爸媽整夜未眠,起床後忘了車停哪;化療、止痛藥副作用,以及長期壓力也都會影響短期記憶。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老齡化未來研究所教授安斯蒂(Kaarin Anstey)指出,健忘與失智症的最大差異在於影響程度與恢復能力。

例如,一時想不起某部電影名稱屬正常,但若完全無法記住剛聽到的重要資訊,就值得警覺。

此外,人們對「情感重要」的事件應該有明確記憶。若有朋友兩天前過世,而你已被告知卻完全沒印象,就令人擔憂。另一項關鍵指標是「病識感」,健忘者通常知道自己忘了什麼,也能藉由提示找回記憶;失智症患者則可能完全沒察覺。

以下5個常見情境,可協助判斷你到底是正常健忘,或應接受認知功能評估。

5種情境,判斷是單純健忘或需要就醫

1.重複性記憶失誤

偶爾忘記鑰匙放哪不必擔心,但若常常發生或有嚴重失誤,像是整晚忘了關瓦斯爐或水龍頭,就該注意了。

2.財務管理困難

若常忘記繳費,或無法理財管理出支時也要小心!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神經學教授喬恩(Winston Chiong)解釋:「財務管理很複雜,需要多個腦區一起運作,所以最容易出現問題。」

3.語言表達問題

當你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說話開始斷斷續續、找不到適當詞彙或表達不清時,這可能就是失智症早期警訊。偶爾叫錯子女名字很正常,像是看著大姐叫成二姐,但如果你經常認不出孫子是誰,那就需要關注了。

4.熟路迷路

在陌生地方迷路很正常,但如果你忘了怎麼走到每週去好幾次的菜市場、捷運站,那就必須有所警覺。

5.短時間內重複同樣的話

在同一次談話或短時間內,重複一樣的問句與故事。

及早預防與干預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想預防失智症其實要從中年就開始著手。研究發現,大腦在40多歲時就已經開始變化,特別是負責記憶的海馬迴區域。

美國杜克大學心理學教授莫菲特(Terrie Moffitt)更指出:「中年時期是調整生活習慣、接受治療的黃金時期,這將為老年生活帶來巨大好處。」

研究顯示,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當中,大約只有10%會發展成失智症。透過飲食調整和規律運動,就能有效降低惡化的風險,越早發現介入,效果越好。

若你對自己或家人的記憶狀況感到擔憂,特別是當身邊人也察覺改變時,務必及早就醫。雪梨老年醫學醫師格雷厄姆(Desmond Graham)提醒:「即使你認為只是正常老化,我仍強烈建議接受專科評估。」

早期診斷與治療非常關鍵。許多認知問題若能及早處理,有機會減緩、甚至避免失智症的發展。若你或者家人、朋友出現符合上述高風險行為,請別猶豫尋求專業協助,這對你愛的人未來的生活品質有決定性的影響。

資料來源:衛報紐約時報WSJThe Dallas Morning News

核稿編輯:林易萱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30歲女喝無糖飲卻有脂肪肝!醫揪「1物」釀禍:很多人中

三立新聞網
02

大型研究證實!「2類」食物超護心血管:想吃多少吃多少

三立新聞網
03

沒有家族史!30多歲「僅3現象」竟大腸癌 醫喊:年輕人小心

三立新聞網
04

吃柚子不能吃什麼藥?藥師警告「1成分」增副作用:錯開時間吃也不行

優活健康網
05

頸部有硬塊要當心!鼻咽癌「4大前兆」 早發現5年存活率達九成

TVBS
06

癌末圓夢!安寧病房「雙囍婚禮」一週後兩位新郎平靜離世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20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