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產後養身5大面向:除了飲食調理、運動復健、情緒調理與建立新生活習慣等 打造啟動身心靈全面的溫和養身法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1月03日05:36 • 發布於 11月03日05:36

生產只是開端,真正的修復從「坐月子後」才開始。用溫和、可持續的方式,同步照顧身、心與生活節奏,讓新手媽媽在愛與支持中漸進歸位。

身心是同一個系統:修好身體,也要安住情緒

產後恢復不只子宮收縮、惡露排清、傷口修復與內分泌調整,更包含角色轉換、睡眠中斷與情緒波動。若只補身、不補心,焦慮與疲憊會悄悄囤積,進而影響泌乳、食慾與睡眠品質;反之,良好休息、被理解與被支持,能加速身體修復、降低疼痛與不適感。把產後視為「身心合一」的復建期,吃得均衡、睡得踏實、動得聰明,同時用穩定的支持系統與情緒容納,讓媽媽逐步找回能量。

這不是一天的大補,而是每一天的一小步,循序漸進地把自己照顧好。

飲食調理:吃對比吃多更重要

先清後補,柔和開場

產後初期以清淡、溫熱、好消化為原則,先協助子宮收縮與傷口癒合,再逐步擴充食材與份量,避免一開始就「猛補」。

蛋白質與鐵質是主角

魚、蛋、豆製品、雞肉與深色蔬菜可促進修復與補血;哺乳期更需足量蛋白與水分,能幫助奶量與增強體力。

避免生冷與過度刺激

冰品、生冷、辛辣、油炸、酒精先暫緩,減少腸胃負擔與乳寶不適的風險,讓身體專心修復。

纖維與水分別少看

蔬果、全穀與溫熱水能預防便祕、穩定血糖與情緒,協助規律如廁,減少骨盆底壓力。

循序擴充菜單

建議產後第1週清爽高蛋白,第2–3週增加全穀與多色蔬果;以「八分飽+多次少量」能降低胃脹與逆流不適。

睡眠與休息睡夠是最強補藥:把零碎睡變成有效睡

跟著寶寶睡

白天把握「15–30 分鐘微補眠」,累積總時數,不要苛求一次睡滿,先救疲勞睡意要緊。

簡化夜間流程

夜奶用品一站式到位、將燈光調微暗、動線縮短,降低喚醒度、加快再入睡。

建立入睡訊號

固定的放鬆儀式,如溫水洗臉、伸展、深呼吸,讓身體知道「該休息了」。

分工與支援

與伴侶排班、家人或月嫂協助夜間任務,讓媽媽保留至少一段連續睡眠。

不跟完美比較

作息被打亂是常態,指標是「累積可用精神」,不是追求教科書般的睡眠表。

運動復健慢慢變強:從核心與骨盆底往日常功能走

0–2 週:喚醒深層核心

橫膈呼吸、腹橫肌輕收、骨盆底想像縮放,天天 2–3 組,先溫和啟動循環與支持力。

2–6 週:穩定與對線

瑜伽中的橋式、貓牛式、牆天使等低強度動作,重點在呼吸配合與姿勢控制,避免憋氣用力。

6 週後:加入有氧

可搭配快走、坐式腳踏車等低衝擊 20–30 分,漸進增加,剖腹產者依醫師評估再進階。

關注腹直肌分離

避免高壓仰臥起坐與平板撐,改採深層核心控制與漸進負荷,必要時尋求物理治療。

功能優先於體態

先恢復抱娃、彎腰、推車等生活功能,再求線條鍛鍊,把體感中的「能用、不卡、不卡痛」放第一優先。

情緒調理:情緒需要被看見被理解 本身就是治療

正常化情緒起伏

有些媽媽產後兩週內的容易哭、煩躁實屬常見,先承認「我很辛苦」,就已經鬆一半了。

建立支持網

與伴侶說清需求、加入媽媽社群、固定與可信任朋友通話,減少孤單感。

微型自我照顧

每天給自己 15–20 分鐘,善用伸展、泡腳、寫三行日記或正念呼吸,把情緒從體內「代謝」掉。

畫出界線

對不請自來的建議說「謝謝我會參考」,避免自己情緒內耗。

辨識警訊求助

觀察若持續兩週以上的低落、失眠、無望感或有自傷念頭,需立即尋求專業協助。

生活習慣:把養身變成習慣

一天一個「媽媽時段」

固定 20–30 分鐘純屬自己的小儀式,讓身分從「照顧者」暫時退場。

家務最小可行化

以「必要、可等、可外包」分類,善用清單與分工,保留體力給身體恢復與育兒照顧。

友善環境佈置

為放鬆、哺乳、伸展各留一個居家角落,同時可以降低切換成本。

節奏化的飲水與進食

手機提醒每 2–3 小時喝水、準備高蛋白小點,防止血糖過低與情緒下墜。

週檢視、月微調

建立每週回看睡眠、活動量與情緒曲線,每月微調一個習慣,讓進步能被看見。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輕鬆坐月子懶人包
「坐月子」東西方大不同,哪種方式最適合呢?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靠性排解壓力 小心陷入「性成癮」循環!醫:這些人風險更高

健康醫療網
02

肺炎已成第三大死因!專家:65 歲以上務必接種「這2劑疫苗」

健康醫療網
03

快訊/郭台銘媽媽今北醫辭世 享嵩壽100歲 !北醫附醫回應了

三立新聞網
04

「上翹GG」愛愛更舒服? 醫揭真相

ETtoday新聞雲
05

11月06日 我們都在時間裡長大

Heho健康
06

你有潔癖嗎? 醫師解析「強迫症」與「強迫人格」特質

NOW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