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年輕世代助攻卻連「穩死」的都沒拉下 25罷免案全槓龜民進黨內大傻眼
首波大罷免投票結果出爐,民進黨及罷團聯軍慘敗收場。據了解,雖然民進黨全黨與公民團體積極拚戰,樂觀派也認為罷免方投票動力強過反罷方,但黨內多數保守派認為只要能拉下徐巧芯、王鴻薇、葉元之等指標「仇恨值」高的藍委就算達標,加上選戰後期年輕世代、公民團體展現高度熱情,讓黨內頓時又深感振奮,樂觀評估今投票率高應有利罷免方。未料4點開票卻一路落後,最後留下「25比0」難堪成績,全黨傻眼。
賴清德十講+川普關稅倒油 罷免評估從樂觀到保守
民進黨內對於是否推動大罷免,最初持保留態度,但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公民團體背景出身的立委沈伯洋等人力挺,加上公民團體在連署階段展現的熱情和氣勢,讓黨內原本持保留態度的意見逐漸鬆動,今年春節過後,黨內意見漸趨一致,決定舉全黨之力投入大罷免。
柯建銘發動大罷免,民進黨內一度猶豫,農曆年後才決定舉黨投入。(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不過即便黨內已有共識,黨內仍有部分人持保留意見,其中新系高層內部就警告,前總統蔡英文時期,舉黨力拚四大公投,得票數也僅有21%,要在結構偏藍的選區拚到罷免門檻25%,並不簡單。黨內也有聲音認為應該「精準罷免」而非全面罷免,但在朝野攻防環境推進下,大罷免已是不歸路。
隨後又發生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讓本來要四處宣講的行政院長卓榮泰等政務官必須轉進處理,民進黨與罷團聯軍轉向陸戰,未料二階連署衝到31席,連黨內樂觀派都意外有此成績,再者,藍營發動反制不僅失敗,還鬧出死亡連署爭議,增添罷方士氣,黨內一度樂觀評估能拉下雙位數藍委,沒想到賴清德總統團結十講頻出狀況、風災突至,才讓黨內聲音轉向保守,但大多仍認為至少能拿下徐巧芯、王鴻薇等仇恨值高的5席藍委。
罷團攏聚年輕選民氣勢大好 結局卻跌破眼鏡
不過,即便賴清德團結十講逆風,民進黨內包括輔選老將、政務官及曾輔選柯文哲的幕僚,對大罷免仍抱持樂觀看法,理由包括罷免方的投票動力強過反罷方,再者,大罷免氣勢及整體戰略環境,也遠超過去年投票過程,且藍營把去年總統大選柯文哲得票,想當然爾納入藍營基本盤,實在太過天真,即便有賴清德逆風因素,樂觀派仍評估罷免席次應該不只6席。
挺罷免的民眾自動自發到現場守夜,民進黨樂觀評估投票結果。(張哲偉攝)
在罷免投票前一周,罷團發動百工百業串連,年輕世代展現的熱情,讓黨內士氣節節高升,從人氣仍巨大的前總統蔡英文表態相挺,接著罷免前連日凱道、立院前造勢,群眾結構以年輕人居多,氣勢遠勝藍營集會,即便大雨仍不撤退,皆讓黨內信心爆棚。今天的投票率衝高,黨內連本不樂觀的桃園輔選大將都樂觀認為「起風了」,直到今天下午,黨內仍一片喜悅氣氛,即便有人擔心結果「不是大好就是大壞」,樂觀認為「至少似乎10席」聲音不小。
只是沒想到開票後,連原先評估「穩死」的葉元之都沒占上風,其他選區如先前預警,同意票達不到25%,有些即便衝到25%,反而是不同意罷免居多,黨內各路才恍然大悟,「原來多出來的投票率都是藍的」,最終結果讓黨內跌破眼鏡,誰都沒想到會是0席,「結果沒有大好,只有大壞。」(責任編輯:殷偵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