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稅綁232條款!謝金河:重心是正確的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白宮在美東時間7月31日公告,台灣對等稅率調整為20%,而今年4月宣布的稅率表,台灣原本為32%。財訊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今(2)日指出,台灣的20%是「暫定」,還未定錨,雖然可避開一頭牛被撥兩次皮,但談判難度也會比較高。他表示,台灣面臨的3個大壓力,包括台灣對美國的順差、半導體輸美及資通訊產品,因此「台灣把重心放在後面的232條款是正確的」。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台灣對等稅率為20%。謝金河說,乍看之下,台灣的20%相較於日本15%、韓國15%等,確實是「不及格」。但台灣的20%為暫定,也就是還未定錨。
謝金河說,更白話一點,日本,南韓是「淨額」,台灣是「毛額」,日本、南韓對美國產品進口關稅都降到0,也就是「完全開放市場」,同時,日本更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韓國3500億加1000億美元。
謝金河提到,韓國其中的3500億美元是川普指定的項目。他認為,台灣此次僅宣布20%,表示台灣把後面更要緊的232條款綁在一起談。
謝金河指出,如果比照日韓的談法,台灣要到15%,可能要完全開放市場,還要宣布投資美國一個大數字。他說,國民黨立委傅崐萁說的4000億美元,或者是「掏空台灣三代積蓄」,指的就是這個。
謝金河提到,現在的20%,沒有開放市場、也沒有直接投資,「台灣是把後面的232條款一起解決。」
謝金河說明,這樣的談法可以避開「一頭牛被撥兩次皮」,但談判難度也會比較高。他提醒,台灣面臨的3個大壓力,一個是台灣對美國的順差739億美元,比起日本的685億、南韓的660億、加拿大的623億美元都更高。
謝金河指出,第二個挑戰是台灣的半導體輸美,去年金額309.64億美元,佔比40.3%,遠超過馬來西亞的15.1%,南韓的11.4%。
第三則是台灣的資通訊產品去年出口到美國的佔比達61.01%。謝金河說,後面這2項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對等關稅,因此台灣把重心放在後面的232條款是正確的。
謝金河表示,川普把關稅武器化,談判結果也都是在川普的Truth Social上公布的、遊戲規則也是他訂的,像巴西突然50%、疑似又要變10%;而瑞士從32%拉到39%。
這也顯示川普的關稅規則是動態的。謝金河認為,稅率會往低的方向,會持續動態談下去,「而且是在驚嚇,驚奇,和驚喜的路上一直交替!現在所有的結果,都沒有4月2日那麼驚嚇。」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