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加碼投資台積電、輝達,孫正義串聯設計、製造、運算搶全球 AI 商機
外媒報導,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正加速進軍人工智慧(AI)領域的核心硬體與基礎建設。由創辦人孫正義領軍的軟銀,近期大舉增持輝達(Nvidia)、台積電(TSMC)等半導體龍頭的股份,並積極透過巨額合作計畫與併購行動,力圖建構以旗下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 Holdings)為主的 AI 產業生態系,企圖在 AI 浪潮中超車現有領導者,打造 AI 超級平台時代第一號組織者。
根據相關文件顯示,截至 2025 年 3 月底,軟銀已將其持有的輝達股份從先前的 10 億美元,大幅增至 30 億美元,並額外投資 3.3 億美元購買台積電股票,另以 1.7 億美元持有甲骨文(Oracle)股份。此動作顯示孫正義對 AI 基礎硬體的高度重視,也反映軟銀將資源從軟體應用轉向晶片與運算基礎建設的重大戰略轉型。
報導指出,軟銀 AI 戰略的核心是其持股九成的英國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安謀的架構廣泛應用於手機與伺服器晶片,具備重要市場地位。長期投資者 Comgest 資產管理對此指出,儘管安謀不從事晶圓製造,仍能透過授權與合作掌控 AI 晶片價值鏈上關鍵一環。而市場觀人士認為,孫正義正嘗試串聯包括設計(Arm)、製造(台積電)與運算平台(輝達)等 AI 晶片產業鏈,以鞏固軟銀在 AI 時代的戰略主導地位。
回顧過去,軟銀曾在 2019 年出售所持輝達約 4.9% 股份,錯失該公司因 ChatGPT 熱潮而大漲的巨大利潤。估計這些股份若持有至今,其市值將逾 2,000 億美元。如今軟銀重返輝達股東行列,並同時投資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意圖重回半導體供應鏈的高獲利核心區塊。
現年 67 歲的孫正義,正積極展開全球 AI 布局。軟銀與 OpenAI、Oracle 以及阿布達比支持的 MGX 基金共同啟動一項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擬投資高達 5,000 億美元於次世代資料中心。與此同時,軟銀也正與台積電等洽談,考慮參與亞利桑那州 1 兆美元 AI 製造中心設案。軟銀還傳出計劃斥資 65 億美元收購美國晶片公司 Ampere Computing,並可能對 OpenAI 再投資 300 億美元,進一步拓展其在 AI 領域的實力版圖。
不過,孫正義並未因此滿足。據消息人士透露,他認為軟銀在美國所參與的多項大型 AI 專案,具備使公司躍升為兆美元等級的潛力,並可望挑戰輝達等現有 AI 巨頭的地位。目前軟銀市值約為 1,190 億美元,遠低於所持資產總值,其中光是安謀的股權市值便高達 1,480 億美元。但相較於輝達 4.4 兆美元的市值,軟銀仍有相當距離。不過,孫正義認為,透過戰略性投資與合作,他可望改變這一格局。
當前,在美中科技博弈日益激烈之際,孫正義也密切關注地緣政治影響。他積極與美國政府保持互動,包含與前總統川普的關係與安排與白宮官員的頻繁會晤。這些行動對於目前正在接受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審查的 Ampere 併購案而言,尤為關鍵。
而且,為支應對 AI 硬體領域的加碼布局,軟銀也加快資產再配置。公司截至 6 月已出售部分 T-Mobile 股份,籌資約48 億美元。軟銀集團財務長後藤芳光指出,截至 3 月底,軟銀淨資產價值達 25.7 兆日圓(約 1,750 億美元),具備充足資金因應後續投資。另一方面,願景基金近期亦退出了如 DoorDash、Wiz 等多家新創公司的投資,轉而集中火力於輝達、台積電與甲骨文等 AI 核心企業。
在 2025 年 6 月的股東大會上,孫正義明確宣示,希望成為 AI 超級平台時代第一號組織。他相信,透過串聯軟體、設計、製造與算力的關鍵環節,軟銀將能在下一波 AI 革命中占據主導地位。而隨著全球科技生態版圖快速變化,軟銀的野心與布局無疑將繼續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也為未來 AI 產業的競爭格局投下一顆深具戰略意義的震撼彈。
(首圖來源:軟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