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會晤:普京的目標是什麼?誰更可能受益?
(德國之聲中文網)普京與特朗普已商定於8月15日在阿拉斯加舉行會談。這一消息是在特朗普向普京下達停火最後通牒即將到期前公布的。專家們普遍認為,這次會晤不太可能取得重大突破——但一些因素可能迫使普京不得不走向停火之路。
誰將從這次會晤中獲益?
這將是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後與普京的首次會晤。7月中旬,特朗普曾表示,他對俄羅斯轟炸烏克蘭首都基輔感到失望,但“還沒打算與普京徹底翻臉”。
8月6日,美國特使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在克裡姆林宮與普京會面後,白宮與克裡姆林宮同時宣布,兩國元首將舉行會晤。但雙方都未透露在阿拉斯加將具體討論什麼議題。可以肯定的是,議題將圍繞烏克蘭展開,而烏克蘭方面不會參與此次會議——華盛頓與莫斯科都沒有計劃邀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接受德國之聲采訪的觀察人士認為,這次會晤總體來說將對普京有利。2000至2004年擔任俄羅斯總理的卡西亞諾夫(Michail Kassjanow)指出:“普京一貫希望讓全世界看到他與美國總統——無論誰執掌總統——共同決定世界的命運。”
流亡海外的俄羅斯反對派政治家德米特裡·古德科(Dmitrij Gudkow)也表示,這次阿拉斯加會晤對普京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讓他能與西方世界領袖握手。他絕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古德科說:“對於普京來說,能與特朗普見面本身就是巨大收益。特朗普實際上是在為一名戰爭罪犯正名,賦予他與西方進行談判的權利。如果沒有特朗普,沒人會和普京談判。”
延伸閱讀——客座評論:俄烏戰爭及人類歷史的關鍵時刻
為何普京此時願意示好?
7 月底,特朗普明確表示,他對普京不願結束烏克蘭戰事感到憤怒,並稱自己不再有興趣與普京會談,同時向其下達了50天停火期限,後來又將期限縮短為10天。受德國之聲采訪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表現出失去耐心,可能促使克裡姆林宮同意此次會談。
俄語在線媒體“Re:Russia”創始人、政治學家基裡爾·羅戈夫(Kirill Rogow)指出,俄羅斯經濟惡化、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推進乏力,以及美國可能實施的對俄羅斯極具破壞性的次級制裁,都是推動普京尋求結束戰爭的因素。
羅戈夫說:“普京還希望現在的讓步能賣出比之後再談更高的價碼。到今年年底,如果事實證明俄軍攻勢幾乎毫無進展、戰場局勢沒有變化,普京的處境會更糟。同時,由於美國進一步制裁,俄羅斯可能會失去印度這個原油買家,並被迫為連續第三年的進攻做准備。”
空域停火對誰有利?
上周,彭博社援引匿名消息人士報道稱,克裡姆林宮意識到,維特科夫的來訪可能是與特朗普達成協議的最後機會。據這些消息來源稱,克裡姆林宮可能會提出的“讓步”是空域停火。
古德科認為,這種與特朗普政府協調的舉措將更多地有利於莫斯科,而非基輔。烏克蘭近期發動的“有效”反擊,已經多次迫使俄羅斯關閉機場,並擊中了俄境內的武器庫、軍用裝備和煉油廠。這種打擊從心理層面來看很重要,因為它讓俄羅斯人意識到,戰爭並不僅僅發生在電視上,而是離他們很近。古德科說:“如果這些空襲停止,普京就能從容地在地面繼續推進——在那裡,俄軍佔有優勢。”
特朗普對普京的“特殊對待”
羅戈夫認為,即使此次會談沒有實質性進展,普京也可能可以避免嚴重後果。“普京可以指望特朗普對他網開一面,因為特朗普一直對普京抱有特殊態度。特朗普總是避免對普京施加直接壓力,而每當壓力似乎不可避免時,他就會說有新的機會達成協議,從而不采取真正的施壓行動。”他說,這次會談正是在特朗普對克裡姆林宮的最後通牒即將到期背景下誕生的,本身就是一個例證。
還有什麼能對克裡姆林宮造成施壓?
古德科認為,目前已沒有真正有效的外部手段可以迫使俄羅斯讓步。例如,盡管有制裁,仍有數百艘裝有俄羅斯石油的油輪運向世界各地。
古德科更寄希望於內部壓力,而非外部因素,能推動克裡姆林宮走向停火。他表示:“戰爭拖得越久,普京就越難將戰爭的結果包裝成俄羅斯的勝利。總有一天,俄羅斯人會不再在乎烏克蘭是否加入北約,也不在乎戰爭如何結束——只要它能結束就好。”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