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移民工成打詐黑洞 民團籲政府建立友善通報機制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6日電)南洋台灣姐妹會與民團今天表示,截至今年6月,在台的移民工合計超過145萬人,但是警政署打詐卻未能揭示移民工受害樣貌,難以針對高風險族群制定反詐策略,呼籲政府強化多語言資訊的傳遞與管道、建立友善移工、新住民的檢舉與通報機制。
南洋台灣姊妹會、移民移住人權修法聯盟、移民青年倡議陣線上午舉行「在台移民工工作如何被推向詐騙深淵」記者會,公布「移民工詐騙之制度性風險」調查報告,並邀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民進黨立委林月琴出席。
南洋台灣姊妹會理事長洪滿枝表示,政府宣稱「全民防詐」,卻忽略最需要保護的婚姻移民與移工族群,在詐騙偵測、語言協助、通報機制上都缺席,導致受害者得不到協助。
報告指出,截至今年6月,在台婚姻移民61萬人、移工84萬人,合計超過145萬人,但在警政署的「打詐儀錶板」統計中,卻未以移民工身分作為分析維度,未能揭示移民工受害樣貌,難以針對高風險族群制定反詐策略。
南洋台灣姊妹會執行秘書周慧盈說,調查發現,移民工受詐騙樣態中,分為購物、交友等「日常生活詐騙」以及「制度性詐騙」,反映政策漏洞,讓移民工長期暴露於風險,甚至被迫成為失聯或無證者,真的是政府的打詐黑洞。
周慧盈指出,有近3成受訪者表示曾受工作仲介以轉職、代辦合法文件、引介高薪工作等話術詐騙;另有近3成受訪者說,曾遭假冒政府單位或公司名義詐騙,顯示政府缺席移民工防詐行動,反而成為詐騙者最好用的工具。
調查發現,若不幸受騙,受訪者多選擇向朋友或同鄉, 或向當地移工或移民團體求助,只有少數受訪者選擇報警,顯示官方機制往往不是移民工第一時間依賴的選項。
王育敏說,當移民工受詐後求助政府部門意願低,可見政府部門做得不夠,例如165防詐騙專線只有中文,就很不友善,應提供足夠可近性,讓移民工可使用政府資源,強化多語言傳遞管道。
林月琴表示,語言不相通很容易成為詐騙破口,據統計,在台移工被詐金額保守估計約新台幣17億元、每人平均8000元。政府應補足統計,瞭解移民工被詐騙的實際處境,精進多國語言的友善服務,並建立受害者保護機制。
姐妹會創會成員、政大社工所教授夏曉鵑說,姐妹會提出4項政策建議,包括強化多語言資訊的傳遞與管道、提升與移民工團體合作、建立友善移工與新住民的檢舉與通報機制、改善移工脆弱的勞動條件。(編輯:萬淑彰)1140806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