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營養師說健康】孩童的「假性近視」別成真!補充花青素改善眼部疲勞、幫助睫狀肌放鬆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0月13日06:17 • 發布於 10月08日13:30

自從疫情過後,孩子們使用3C產品的時間大幅增加。

根據統計,越來越多小學生,甚至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都已經擁有自己的手機或平板,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讓「假性近視」的案例快速攀升。

什麼是假性近視?可以逆轉的視力模糊期

假性近視,顧名思義並不是真的近視,而是因為長時間看近的物體,讓眼睛內部負責調節焦距的「睫狀肌」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導致短暫看遠看不清楚。這是一種可逆的視力模糊。

正常情況下,只要適度休息、讓睫狀肌放鬆(例如望遠、睡眠充足、熱敷等),視力就會恢復。

但如果孩子持續過度用眼、不給睫狀肌恢復的時間,假性近視就有可能演變為「真性近視」,那可就回不去了。

幫助睫狀肌放鬆,是預防的關鍵

為了避免假性近視惡化成真性近視,家長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幫助孩子放鬆睫狀肌,像是:

1.每用眼30分鐘就望遠休息10分鐘。

2.睡前熱敷雙眼,促進眼部血液循環。

3.規律作息、減少熬夜。

4.戶外活動增加陽光曝曬,有助視力發展。

5.補充眼睛所需的營養素,像是「花青素」。
延伸閱讀:從近視童年走來,Janet變身護眼媽媽!她分享說:用眼習慣,小孩都是跟著大人有樣學樣,一定要注意

花青素的神奇力量:天然的眼部守護者

花青素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性抗氧化物,主要存在於紫色、藍色、黑色的水果與蔬菜中。研究指出,花青素對於眼部健康有三大主要作用:

  • 幫助睫狀肌放鬆,改善眼部疲勞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讓睫狀肌緊繃,花青素可舒緩肌肉、降低眼壓、減少視覺疲勞。

  • 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提升代謝

花青素能清除自由基、加速眼部老廢物排出,強化眼睛的微循環,減少眼睛乾澀、酸痛等不適。

  • 刺激視紫質再生,改善夜間視力

視紫質是眼睛在黑暗中感光的重要物質。花青素能促進視紫質的再合成,讓孩子在昏暗光線下也能看得清楚。

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有哪些?

日常飲食中,我們可以從以下食物中補充花青素:

1.藍莓、山桑子、覆盆子:營養密度高,是花青素的超級來源

2.紫高麗菜、紫洋蔥:日常餐桌上就能輕鬆吃到

3.黑豆、黑米、茄子、葡萄皮:中式料理常見,加入便當、湯品也很方便

不過要注意,花青素水溶性高、遇熱容易流失,建議掌握以下幾個小技巧來保留花青素的營養:

先洗再切,避免花青素隨切口流失

減少烹調時間,以快速快炒、燙煮為主,料理後盡快食用,避免氧化。若孩子挑食或飲食難以攝取足夠花青素,也可以考慮使用經過認證的保健食品做為補充方式。

眼睛保養,從小做起最關鍵!

別以為只有大人需要眼睛保健!孩子的眼睛正在發育階段,更需要從小打好基礎。假性近視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代表眼睛已經「過勞」了,此時及時調整、補充營養,就能幫助孩子守住視力,避免近視一去不復返。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堅持零3C育兒,卻仍難逃近視命運?一名媽媽的真實心聲引共鳴,醫師:預防近視破口,「這兩點」一定要辦到
近視不只要戴眼鏡矯正就好!眼科醫警告:5 成家庭未落實近視「控制」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高鐵每天超過2千空位被浪費! 11/10新制「提早1小時搭車先換票」

自由電子報
02

健保補充保費挨轟 石崇良親上火線:改革是為了公平非「搶錢」

自由電子報
03

熬夜恐發生猝死!專家曝「4警訊」:許多人以為只是小毛病

鏡報
04

租屋養老遭拒!台中75歲長者「找40間租屋」全碰壁…房東聽年齡秒拒絕

三立新聞網
05

鳳凰颱風最快「下週一發海警」!北轉逼近台灣 氣象署:3地區下到發紫

三立新聞網
06

氣象署發布「中度磁暴」警示 明日5時起影響約33小時

台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