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大斷訊 邱志偉:建立完整風險評估、災防同步與使用者預警
Newtalk新聞
中華電信 8 月 2 日深夜無預警大規模斷訊,導致全台多數地區陷入「聯絡中斷、求助無門」的通訊真空,引爆社會震驚與強烈不安。針對此事,民進黨立委邱志偉痛批關鍵基礎建設缺乏備援與預警,直言在數位轉型口號之下,台灣的通訊韌性仍存在結構性漏洞,「這不是一次單純的技術錯誤,而是公共安全的警鐘」。
中華電信事後聲明,斷訊主因為「行動網路系統軟體升版異常」,但邱志偉指出,此類技術說法無法掩蓋事實:全台民眾長達六小時無法通訊、報案電話全面癱瘓,醫療單位與緊急服務系統瞬間失聯。尤其事件發生在深夜時段,正是民眾警覺性最低、醫療值班與災防通報最關鍵的時刻,卻無任何即時警示、災防簡訊或交替通報機制,顯示目前通訊網路對單一系統過度依賴,防災備援能力嚴重不足。
邱志偉強調,醫療體系對中華電信的簡碼與內線系統仰賴已久,此次中斷讓醫師與護理人員只能靠 LINE 或守在原地等待聯繫,雖未釀重大傷亡,但這種「靠運氣撐過」的狀況絕非長久之計。他更警告,若未來此類事件發生在地震、戰爭或有心人士發動通訊攻擊的時刻,整個社會應變系統恐將一夕崩潰。
面對這起「靜默危機」,邱呼籲三大電信業者應提出完整報告,詳細說明異常發生原因、修復流程與未來防範機制。同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應主動啟動調查與督導程序,檢視行動通訊維運標準;數位發展部與內政部則須重新評估 110、119 等公共通報系統是否設有多元備援通路與跨平台轉接設計,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半夜升級不能再是理所當然,」邱志偉直言,在高度依賴科技的社會,通訊系統的穩定性攸關全民安全與社會韌性,升級作業必須納入災防預警、跨部門協調與風險評估,「否則每一次更新,都可能變成一場災難的起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