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8/23重啟核三公投你了解多少?通過門檻、正反意見一覽

中央社

更新於 19小時前 • 發布於 21小時前
重啟核三公投將在8月23日投票。(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網站)重啟核三公投將在8月23日投票。核電存廢一直是社會討論焦點,今年5月核三廠2號機停機,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能源使用情況受矚。核三該不該重啟,正反意見怎麼說?通過或不通過後續如何發展?歷年又有哪些公投案通過?中央社整理相關資訊帶讀者了解。

核三公投發起人&公投主文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4月18日拋出重啟核三公投提案,5月20日立法院會進行表決,藍白挾人數優勢通過。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

台灣核電發展史

台灣缺乏自產能源,1970年代為因應經濟發展所需用電量,以及確保能源穩定供應,政府陸續興建三座核電廠,1978年核一廠1號機正式商轉,1985年核能占整體發電比例一度高達52.4%。隨著反核運動興起、能源政策逐漸轉型,燃氣成為供電主力,2024年核能占比降至4.7%。

1980年台電申請以貢寮為核四廠的預定場址,隨後1986年蘇聯發生車諾比核災,開啟台灣一連串的反核運動,2002年台灣通過環境基本法,明定非核家園目標。2011年日本發生福島核災後,國內反核聲浪更加高漲,2014年行政院宣布封存核四。

核一廠1號機運轉40年後,2018年12月5日執照到期,2號機也在隔年7月15日屆滿除役,是國內第一座除役的核電廠。核二廠1號機2021年7月1日因用過燃料池空間不足,提前停機,並在同年12月27日運轉執照到期,2號機則在隔年3月14日退役。2024年7月15日,核三1號機停機,今年5月17日全台最後一部核電機組、核三廠2號機發電量歸零,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

今年5月17日全台最後一部核電機組、核三廠2號機退役,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中央社製圖)

正方意見

民眾黨公投提案說明指出,台電核三廠二號機除役後,台灣核電機組完全停止運轉,但開發新能源成效不彰、光電弊案層出不窮,台電購電成本高導致巨幅虧損難平。且近年來國際重新檢視核能作為未來能源的可能性,歐盟2022年將核能納入永續分類,日本也逐步調整立場,在福島事件廢核後又重啟多座核電機組。

正方在理由書表示,核能具備穩定供電、低碳排放兩大優勢。相較太陽能、風電受天候限制、供電間歇不穩,核電能穩定發電,台灣極度缺乏自產能源卻高度仰賴進口,面臨中共對台經濟封鎖等國安風險,應保留一定程度可運轉的核能發電設施,強化台灣能源供應韌性。

反方意見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指出,核三廠位於馬尼拉隱沒帶上方,是全台地震風險最高的地方,斷層甚至穿越廠區。且核電延役成本高昂,不僅無法節省成本,反而會造成巨額支出與更棘手的核廢料問題,台灣至今也尚未有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

屏東縣政府今年6月召開監督核安會議,決議反對核三重啟。會中專家學者強調,地方政府與居民已承擔核三風險40餘年,除役是社會共識與民主程序成果,突如其來的公投,是對程序正義與地方權益挑戰。

居民怎麼看?

當地正反意見不一,家族五代世居恆春頭溝里的張道宏說,台灣地狹人稠經不起核電災害,核三廠在斷層上風險更高,且核廢料始終沒有最終處置方案。在屏東開獨立書店的翁禎霞表示,一旦核電廠發生災變就是一代人、兩代人的事,如今卻要求用33個字的公投決定是否重啟核三,「能源議題是專業問題,不該交給草率公投」。

屏東環境保護聯盟理事張怡則支持核三延役,他認為核三除役後,土地並未真正歸還地方,反而讓大量光電板入侵,衍生炒地皮、破壞景觀等問題,因此傾向以核養綠。也有居民認為,核三廠提供在地工作機會,且台電對恆春半島4鄉鎮回饋多,核三關廠後補助可能將會縮水。

政府態度

行政院表示,核三廠執照已到期,也沒有直接運轉空間,就算有延役需求,會以國人安全為優先,進行檢查與評估。

核安會指出,核電廠重啟需3大條件,核安、核廢料處理及社會共識,核三廠當年是給予40年運轉執照,40年後能否安全運轉,仍須評估才知道。若台電提出延役申請,核安會如果認為有安全疑慮,也可以駁回。

何時電視發表會?

中選會將在全國性無線電視頻道舉辦5場發表會或辯論會,正方代表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清大教授葉宗洸、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

反方代表為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親子共學暖暖蛇共學團自學畢業生吳亞昕及民進黨立委莊瑞雄。

第1場 8月7日15:00
正方代表:葉宗洸
反方代表:曾文生

第2場 8月9日19:00
正方代表:翁曉玲
反方代表:林子倫

第3場 8月11日15:00
正方代表:黃士修
反方代表:甘崇緯

第4場 8月13日10:00
正方代表:黃國昌
反方代表:吳亞昕

第5場 8月15日19:00
正方代表:童子賢
反方代表:莊瑞雄

通過門檻及後續發展

公投結果有效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且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以上,即為通過。

重啟核三公投經中選會審定屬「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依公投法第30條規定,若通過應由總統或權責機關為實現必要處置。若未通過,2年內不得就同一事項再提公投。

過去與核能有關的公投

歷屆公投中,與核能相關的有2案,2018年「以核養綠」通過,2021年「重啟核四」則未通過。以核養綠公投中,全台縣市同意票數皆較多;但在重啟核四公投中,有10縣市不同意票數較多,包含核一、核二、核四所在地新北市,以及核三所在地屏東縣。

2018年11月24日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後,行政院12月6日依據公投結果宣布,不再為非核家園設定2025年的期限,提案廢止電業法第95條第1項「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的條文,立法院2019年5月三讀通過。

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全台縣市同意票數皆較多;2021年重啟核四公投則未通過,有10縣市不同意票數較多,包含核一、核二、核四所在地新北市,以及核三所在地屏東縣。(中央社製圖)

歷年公投僅7案通過

2004年迄今舉行過20項全國性公投及1項修憲複決公投,共7案通過、14案遭否決。

公民投票法2004年正式施行,當時提案與通過門檻皆高,通過需達「雙二一門檻」,即投票人數需達投票權人1/2以上,且有效投票超過1/2同意,也因此被稱作「鳥籠公投」。2004至2008年舊制公投法下,6次公投投票率皆未達50%,均未通過。

2017年立法院修正公投法,大幅下修提案、連署門檻,將通過門檻改為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1/4以上,且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即為通過,同時也將公投年齡由20歲下修到18歲。

公投降低門檻後,2018年全國性公投共10案成案,與九合一地方選舉同日投票,是史上公投案數最多的一次,也是首次有全國性公投案通過,包括反空污、反燃煤發電、反核食、民法婚姻限定一男一女、國中小不實施同志教育、非民法保障同性共同生活、以核養綠等7案通過。

歷屆投票率

歷屆公投投票率以2018年東奧正名台灣55.89%最高。公投法立法後,為提高投票率,全國性公投都以「公投綁大選」模式舉行,但2018年九合一大選綁10案公投,民眾一次至少需投13張票,導致投票大排長龍,甚至出現一邊開票、一邊投票的亂象。

2019年立法院修法,將原本公投應與全國性選舉同日舉行,改為「公投日為8月第4個星期六,自2021年起每2年舉辦一次,錯開選舉年」。2021年四大公投首次與大選脫鉤,投票率皆約4成,相較2018年綁大選的公投投票率都超過5成,明顯較低。這次重啟核三公投與7立委罷免案同天投票,是否影響投票率待觀察。(編輯:曹亞沿)1140805

歷年舉行過20項全國性公投,共7案通過。2018年公投綁九合一大選,投票率都超過5成,2021年四大公投首次與大選脫鉤,投票率皆約4成。(中央社製圖)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3寶媽持刀殺夫!疑經濟因素釀衝突 弟弟、弟媳目睹嚇壞報警

CTWANT
02

旅客回國行李還在日本 國泰航空回應了

NOWNEWS今日新聞
03

海虎潛艦不幸落海入祀忠烈祠!失蹤年餘 士官長林俊榮宣告死亡

三立新聞網
04

收「1簡訊」快去繳錢 欠費可罰3000元

NOWNEWS今日新聞
05

女兒突曝「爸爸親姐姐」正宮調監視器氣壞了

EBC 東森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台積電談判前就投資美 黃國昌:連川普一封信都沒

新頭殼

民進黨823罷免策略曝光!何博文:組「應援陸戰隊」激起民眾共鳴

新頭殼

囂張毒師擁槍橫行屏東、台東 糗!娃娃機店狼狽落網

TVBS

台灣對美關稅談判遭批評最失敗 他曝關鍵

NOWNEWS今日新聞

疑沒注意道路縮減! 轎車自撞橋墩 駕駛受困車內

EBC 東森新聞

半導體關稅下周開獎 黃國昌酸一切都是機密

NOWNEWS今日新聞

川普稱台積電將對美投資3000億美元?卓榮泰暫無回應

新頭殼

苗縣府補助社團經費4年暴增逾2倍 審計室還發現補助特定姓氏宗親會辦理祭祖

自由電子報

100萬「木可發票」記帳2次? 四叉貓:來回就差200萬耶

自由電子報

高市與日本八王子市簽署教育合作備忘錄(圖)

中央通訊社

高市與八王子市簽署教育合作備忘錄 深化交流

中央通訊社

今天民眾黨、柯文哲生日 黃珊珊:明將據實陳述幫助法院發現真實

CTWANT

4萬顆泰達幣競標128次 153萬天價落槌!彰化法拍創新紀錄

新頭殼

中檢強力掃蕩黑水濫排下水道 全國首例變價拍賣偵查中水肥車合計814萬元

鏡週刊

美前顧問分析「台灣如何失去川普」 學者解讀民進黨站錯邊

中廣新聞網

關稅20%將上路!侯友宜:新北衝擊約4100億

NOWNEWS今日新聞

司機撞女大生「再補一輪」 遭控只願賠30萬!巨業回應了

EBC 東森新聞

翻車了!苗博雅控羅智強「護納粹」 羅智強嗆:24小時內道歉

中廣新聞網

與川普漸行漸遠? 葛來儀駁:台灣與美國兩黨都有長遠友誼

自由電子報

加拿大前防長康尼專訪(2)(圖)

中央通訊社

加拿大前防長康尼專訪(1)(圖)

中央通訊社

【亞洲盃男籃】賽後主持人狂喊中國台北 還稱陳盈駿「盈先生」球迷傻眼

上報

名家論壇》吳崑玉/淺談災變中的政治作為

NOWNEWS今日新聞

台中68處路口科技執法 前7月取締逾23萬件

中央通訊社

豪雨重創中南部 中市民進黨團20多名議員捐一日所得

自由電子報

堅持參選國民黨主席 張亞中:盧秀燕有時間顧黨務?

新頭殼

限定一週謝票看板 「山除薇害」:也獻給不同意的你

自由電子報

台中七期豪宅再驚傳墜樓!男倒臥花圃 全身骨折不治

EBC 東森新聞

台中男誤認被通緝拒警攔檢 收罰單28張(圖)

中央通訊社

郭智輝提四千億對美投資惹議 李正皓怒斥豬隊友:擺顆西瓜都比他好

新頭殼

台灣失去川普?黃國昌嘆民進黨多次踩錯邊

NOWNEWS今日新聞

減重名醫涉手術致死再爆新案 邱泰源:衛福部將嚴格查辦

民視新聞網

台中疑行車糾紛持鋸子恐嚇 涉案男遭法辦

中央通訊社

川普喊話投資3000億美元 吳靜怡:台積電因此事明確警告美國政府

新頭殼

柯文哲自訴鍾小平案當庭合解 鍾小平庭後受訪(圖)

中央通訊社

保護令反變催命符!衛福部祭2招強化防護 這5類人應羈押

新頭殼

台積電在美投資3000億美元?卓榮泰反應曝光

NOWNEWS今日新聞

高市議會藍黨團一日捐 攜手柯志恩支持原鄉重建家園

新頭殼

第8天了…求墜谷5口團聚!再尋獲「幼屍塊、5件衣」擴大搜索範圍

三立新聞網

涉啦啦隊經紀人命案 凶嫌同行友人中檢複訊後請回

中央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