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阪世博荷蘭館!最吸睛建築設計,以水與太陽為意象的永續循環展館,而且整座皆可回收!
TRAVELER Luxe旅人誌
更新於 03月28日04:15 • 發布於 03月30日10:00 • text TRAVELER Luxe旅人誌 Kevin /photo Netherlands Pavilion Expo 25·Plomp·Tellart一顆像徵著從水面冉冉升起的太陽,作為向未來傳遞希望的訊息,不僅照耀人們,也讓世界看見下一個世代的美好未來。
荷蘭又稱尼德蘭,素有低地國之稱,貫穿城市的運河、佇立河道的小屋和風車,以及名家輩出的藝術與文化,都標誌著這個國家的豐富內涵。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就利用風車和人造土地,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近年更是歐洲氣候政策的重要參與者,不斷地嘗試碳減排和能源轉型,為各國樹立人類未來新典範。而作為本次大阪世界萬國博覽會的重要參與國,荷蘭以「共同點:共創新曙光」為主題,再一次用創新理念,讓世界看見下一個世代的美好未來。
人造太陽閃耀會場,整座展館皆可回收!
本次荷蘭館由擅長以循環設計注入建築思維的荷蘭建築事務所 RAU Architects 打造,結合太陽與水之意象,打造出一座永續循環建築展館。其靈感源自於水面上冉冉上升的旭日,象徵著再生能源乾淨、無限、未來的可能性。作為主視覺,這個人造太陽直徑達11公尺,搭配上波浪狀如水般的鏡面設計,不僅能夠反射天空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更呈現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融合。除了寓意深刻,場館內的開放式空間,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面對面,共同合作以應對全球社會與地球所面臨的挑戰。
荷蘭館的建築設計強調環保與可持續性,選用了大量可回收材料來建造展館,並將其設計成循環型結構。屋頂的設計除了能夠收集雨水進行回收利用外,還具備太陽能板系統,進一步強化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此外,館內利用綠意盎然的植栽來增添生態氛圍,並且通過屋頂的鏡面設計引入自然光,減少能量消耗。甚至,他們還融入了許多智能技術,根據人流和天氣變化自動調節光線與溫度,從而實現更高效的能源管理,展現荷蘭在環保和科技創新方面的成就。
沉浸式光影秀、互動體驗區,館內亮點一次看
建築設計是荷蘭館的最大亮點。人們從遠處就能看見人造太陽與波紋狀的鏡面熠熠生輝,建築團隊利用光影創造出沉浸式視覺效果,將外部與內部交織在一起,呈現出太陽冉冉上升的壯麗景象,不僅增強了未來感,也提醒人們關注能源利用的長遠影響。
在荷蘭館的遊覽過程中,不僅可以欣賞到沉浸式光影秀外,展館內還設有互動體驗區,人們能夠親身體驗如何利用現代科技改變日常生活。體驗區還模擬了未來城市的生活方式,通過智慧交通、綠色建築等元素,展示荷蘭如何以創新思維解決城市化過程中的環保問題。此外,展館也展示從水中提取氫並將其作為可再生能源的最新技術,將大大有助於結束人類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向世人展示「清潔氫能」,也看見荷蘭致力邁向碳中和未來的能源轉型決心。當然,展示目的還包括希望攜手全球共同找到再生能源新解方,這正是每個身處地球的你我「共同點」,盼望一同見證新的黎明曙光到來。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