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三比克希望工程 索法拉省災後新氣象
教育不能等,慈濟非洲關懷團,持續在非洲、莫三比克,訪查興建中的希望工程,這是在伊代風災後,特別蓋的學校。
原本一片荒蕪的黃土地,如今蓋起175戶大愛屋。
大愛電視資深製作人許斐莉:「庫拉大愛村在啟用了之後, 村民歡喜入住, 現在我們在這邊可以看到,一些很有趣的現象, 比方說芒果樹, 在這裡每一戶人家還是喜歡,在他們的住家周圍,有好幾棵的芒果樹, 我們現在看到這個芒果樹,都已經開始在結實了, 然後我們在新的大愛屋的後面,還是可以看到他們有這個傳統的茅屋,為什麼要有傳統的茅屋呢,因為他的生活習慣,還是習慣在傳統的茅屋這邊,來當作廚房,或者是擺放他們的一些雜物。」
慈濟副總執行長走訪其間,了解村民目前的民生生活。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靜憪:「(副總怎麼會想要來買樹豆),第一個要支持他們, 第二個我想這個也來研究一下,它的營養成分。」
2019伊代風災發生時,在路邊曬書的小女生辛雅,也在前幾天入住庫拉大愛村。
慈濟志工蔡岱霖:「上個月志工已經幫她從貝拉的學校,轉校轉到庫拉中學。」
辛雅現在讀書的庫拉中學,拔地而起,已經全部完工。
慈濟基金會營建處專員陳涵:「它為什麼會有這個學校,是因為我們另外有一個雅瑪郡中學 ,它是這邊唯一的一個中學 ,所以學生太多 全部跑去那邊 ,那政府就覺得, 既然我們可以幫忙援建的話,就把它分出來 分另外一個學校, 那就是我們這邊的庫拉中學, 所以這就是一個全新的學校。」
22間教室可以容納更多庫拉大愛村的孩子上學,有助於提升當地學子,擺脫無法接受高等教育的命運。成人的工作也獲得改善,在庫拉社區中心的預定地,看見許多工人都是透過慈濟的以工代賑,學習施工的技巧。
慈濟營建處海外營建室高專謝曜聯:「我們總共就是有一百多個,當地的人員(居民) 不管會不會,我們就開始教他們蓋房子, 我就從他們 教廁所施工的經驗, 然後擴大為蓋一整間大愛屋的經驗。」
如今,這些工人也投入慈濟在其他地區的希望工程,像是彼得,就是從台灣人身上學到營建技能,如今更為自信。
庫拉大愛村民彼得:「(你為自己感到驕傲嗎), 對 我因為慈濟感到非常驕傲。」
還有一所學校,是伊代風災前,並不存在的中學。
慈濟宗教處歐美非會務組組長呂宗翰:「其實有一所 讓我們啟發,很重要悲心的學校是拉梅高小學, 那它在這一間學校的正對面, 其實那邊有N6公路的正對面,是有一所中學 這麼多的孩子,在公路的兩邊 他每次要過公路, 我們從那時候就聽說 (孩子)為了,要上學被車撞死 因為人越來越多, 所以慈濟在這幾年間 ,也就在同一邊再建立這所拉梅高中學。」
12間教室,圖書館,實驗室,提供的是更精緻的學習空間。期待更多孩子能在安全的環境下,安心讀書,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