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楊柳颱風15級摧殘,農損破4億,台東佔75%,大目釋迦落果8成,鳳梨釋迦大幅落葉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8月19日18:43 • 發布於 08月15日11:07 • 上下游新聞

楊柳颱風造成農損 4億 1785 萬元,其中 75 %集中在台東縣,大目釋迦落果八成,剛開花的鳳梨釋迦葉子也被大幅吹落。極端氣候嚴峻,農民投保釋迦保險的比率也越來越踴躍,太麻里農會表示,災害險應該再分級強化,將寒害、強降雨都納入保單,提升防災韌性。

除保險外,投資抗風的設施栽培也是務農趨勢,無奈東部廠商少、報價貴,青農希望農政單位能加強輔導、媒合優質溫室廠商。

農損 4.1 億,75%集中在台東縣,釋迦為重災區

農業部最新統計,楊柳颱風造成的農損金額已達 4 億 1785 萬元,有 75% 集中在台東縣,其次為嘉義縣損失2875萬元(占7%)、南投縣損失2556萬元(占6%)、臺中市損失2486萬元(占6%)、屏東縣損失1107萬元(占3%)及高雄市損失747萬元(占2%)。災損最嚴重作物為釋迦,受損面積已達 2218 公頃,損失金額近兩億元。

台東縣政府農業處農務科科長廖炯傑表示,楊柳颱風從太麻里登陸,「釋迦最怕風」,但釋迦主要產區太麻里、卑南、鹿野、東河的風速都來到 14 級風,台東市更達 15 級風。因目前是大目釋迦正期果產季,估計落果率高達八成。

至於鳳梨釋迦則剛剪枝不久,探出頭的小果也落了一地,甚至葉片也被吹光,預估受損約有 40% 至 50%。

廖炯傑表示,不幸中的大幸為,現在時間點在白露前,農民還能為鳳梨釋迦重新剪枝,但產季會延後,農業部已公告台東縣除水稻外的作物全品項救助。

釋迦因楊柳颱風而落果、折枝。(照片提供 / 呂忠憲)

除釋迦外,酪梨、香蕉也慘兮兮

台東釋迦產銷班班長謝謹鴻是第二屆百大青農,與妻子林沛縈一同經營「好時果子」,此次也是苦主。謝謹鴻表示,除了釋迦受損,他的酪梨通通落地,收入全泡湯,而每公頃 9.5 萬元的天災救助金,則僅佔生產成本的 10 %,即便順利申請到也無法彌補損失。

台東班鳩番荔枝產銷班前班長吳文耀,曾任卑南鄉美農村村長,他所在的美農村釋迦落果超過八成,剛剪枝的花也掉光,有的樹體慘遭颱風折枝或吹倒。吳文耀坦言,自中國封殺台灣釋迦以來,台東農民慢慢兼做其他作物、分散風險,他便選擇種植香蕉,但連年颱風,他根本也收不到香蕉。

掉落的釋迦不能吃嗎?謝謹鴻和呂忠憲均表示,倘若是落地的大目釋迦接近完熟,可以撿起、作爲B果販售,但若損傷嚴重,就只能直接丟棄。

不只釋迦,香蕉也損失慘重。(照片來源/台東縣政府)

台東需要加強型保單、輔導溫室設施

太麻里地區農會推廣部主任呂忠憲表示,釋迦有農業保單,過往都是收入險,今年第一次出現釋迦風速險,只要風速達標就起賠,理賠不限速度,太麻里農民踴躍投保,大目釋迦約四成農民參加,今年颱風的風速已達起賠點。

呂忠憲認為,災害險保單非常符合農民需求,但希望功能可再強化,因爲農民夏秋季面臨颱風、冬季則擔心寒害、春季怕梅雨,災害險保單可針對天災做分級設計。例如:基本款為風速險,升級版為風速、寒害險,進階版則是風速、寒害及降雨險,保單的保障及保費都設級距,供農民自由選擇。

謝謹鴻一直都是釋迦保單的投保戶,先前投保收入險時領過理賠,此次風災險理賠發放方式為,按照起賠風速次數累計%數,年底結算時一次發放,「如果是七月的颱風,就要等半年才能領到,有點久」,他希望能簡化行政流程、加速發放,因為農民復耕、生活每天都需要用錢。

謝錦鴻也坦言,颱風風力越來越強勁,東部作物多為露天栽培、難以承受,東部地區接下來可能也會像西部一樣需要設施栽培,否則災損只會越來越嚴重,但東部廠商少、報價高,且東部經常是颱風搖滾區,風速動輒 13 級起跳,東部需要設施栽培相關課程及輔導,也需要農政單位幫忙媒合正常報價的良心廠商。

買釋迦鮮果、果乾支持農民

(1)太麻里農會:089-780-400

(2)百大青農─好時果子

災後小農打氣箱(愛心認購價$599元含運),含「太陽好大」鳳梨乾、惜福醜釋迦2–3顆、「東之夏」百香鳳梨氣泡飲3罐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北榮名醫涉詐領逾3377萬!假藉研究貪污遭起訴 台北榮總:零容忍

鏡週刊
02

女子巷口撿到「價值995萬」金條 順手帶回家!挨告辯稱:以為假的

CTWANT
03

快訊/挺韓直播主陳清茂「破獄救柯文哲」籌嘸百萬…咆哮、拍桌嗆銀行員

三立新聞網
04

交保喊卡!柯文哲「還要再想想」柯美蘭:哥哥知道家裡其實沒有7000萬

三立新聞網
05

遭羅智強轟「變了」 黃暐瀚認了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