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內閣改組小亂流、黨團換血卡卡 綠營憂黨內風暴再傷賴政府領導統御
面對大罷免失利,總統賴清德強調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因此提出「四項調整:調整隊形,調整施政順序,調整行政、立法互動,以及調整國家財政體質。不過,黨團換血卡卡,內閣改組出現小亂流,黨內憂心賴政府領導統御再遭質疑。
為溝通政情以及因應2026前政局變化,賴清德去年八月開始邀集黨內七派系,定期赴官邸交流,並將會議討論共識與內容傳達到派系內部及基層。依照每兩個月一次的期程,原來應該於七月底進行的派系會議,因為面臨大罷免投票以及七月颱風影響而暫緩,延後至8月20日舉行。
據轉述,726首波罷免結果失利,黨內湧起檢討聲浪,8月20日派系會議會中除了討論政府政策走向,也針對行政立法溝通進行廣泛討論。與會成員提到,盼落實行政立法協調會報,並直指政院政策論述的薄弱,希望能加強政策資料的提供,讓黨籍立委協助辯護時,有充足的子彈因應;也提到決策無法貫徹,黨團運作要再加強。
統合黨內意見,賴政府也做出調整,賴清德親上火線在823記者會中提到,調整行政隊形、調整施政順序,以及加強行政與立法互動。隔日,賴清德邀請前總統蔡英文到官邸,兩人喊話團結、穩健向前,蔡英文也延續726後的基調,第一時間出來呼籲支持賴清德執政團隊。
黨團換血卡關 做法可以更細膩
在黨內看好蔡賴共商國是,穩定黨內軍心時刻,立院黨團風暴卻已在延燒,黨團幹事長吳思瑤、黨團書記長陳培瑜相繼在臉書發文,吳思瑤強調不再續任黨團職務、陳培瑜也指出將卸下書記長一職。依照民進黨團內規,總召為一年制,幹事長、書記長任期則是會期制,任期即將結束,進行下一波三長討論,本是例行事務。
不過,因為柯建銘遭外界點名是大罷免大失敗戰犯,吳思瑤發文中的一段「黨團也是執政團隊一份子,我主張立院黨團也必須進行幹部重組,擴大參與,重整隊形,對內強化整合,對外增進溝通。」被外界解讀是逼宮柯建銘的一步。
柯建銘除了表示慰留,一句「我的任期到明年」,讓這個話題暫時難以延續;隨後新系要角段宜康臉書發文,意有所指「沒有哪個人無法取代」,也被認為劍指柯建銘。雖然傳出層峰盼柯建銘退居二線,但柯若未主動辭去總召一職,黨團也無人提出異議下,依照任期規定,總召就是要到明年一月底才能換人。
對於是否要讓柯建銘下台,黨團內部持有不同意見,一派認為接下來的預算會期,層峰屬意的人選蔡其昌雖有兩屆副院長資歷,但在野黨團態度難測,恐怕也難以發揮,是否要急著耗損黨團人才,值得深思。另一派則憂心,柯建銘堅壁清野的主戰路線,不利於未來朝野溝通,盼能暫居二線,避免再製造衝突,導致國會再陷僵局。
不過,黨內至少有一共識,柯建銘長年對黨貢獻毋庸置疑,與黨籍立委多年互動也有情誼,不論換柯與否,做法都要更細膩。
邱泰源不適任應明快處理 勿給外界「搞不定」之感
不只黨團換血卡卡,內閣改組也意外出現波瀾。一則衛福部長邱泰源遭行政院長卓榮泰約談後拒寫辭職信的獨家新聞開始發酵,雖然政院、邱泰源相繼否認有要求寫辭職信,但卓榮泰在回答立委賴士葆質詢時證實,確實約了邱泰源談論未來工作的計畫。
黨內指出,過往內閣改組,約談完就知道去留,接下來就是宣布新人選,讓部會首長有「先請辭」的空間是尊重,卻還出現拒辭的傳聞,不論放話方是誰,不論是否要讓邱泰源「知難而退」,受傷的還是執政高層,給予外界「怎麼連處理人事都搞不定之感」,在這個階段,實屬不智之舉。
知情人士透露,邱泰源不適任處族繁不及備載,對衛福部政策的不熟捻、不上心已讓部內頭疼;一上任就大興土木改變辦公室風水,卻不思健保改革也引發基層不滿,高層應該正視希望衛福部長換人的聲音,明快處理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