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英國「天刀」防空系統完成首次本土實測 驗證北約聯合作戰效能
英國陸軍首度在本土成功試射新1代「天刀」防空飛彈,展示這套可同時追蹤並擊落高速戰機、巡弋飛彈甚至無人機的防空實力。這次測試是在有9個北約國家參與的「強大之盾25演習」中進行,被視為英國強化防空網的關鍵1步,也反映出俄烏戰爭後,歐洲各國對空中威脅的高度警覺。
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報導,英國陸軍22日宣布,英軍已在本土成功完成「天刀」(Sky Sabre)防空飛彈系統的首次實彈測試,象徵英國在北約指揮下的地面防空能力取得重大突破。
這次測試於外赫布里底群島(Outer Hebrides)舉行的「強大之盾25演習」(Exercise Formidable Shield 25)中進行,由英國陸軍第16皇家砲兵團負責操作,成功驗證「天刀」飛彈在多國聯合作戰、高威脅環境中的作戰效能。與此同時,英國國防部宣布追加1.18億英鎊投資,將「天刀」的發射平台數量翻倍,以全面強化國家防空網路。
「天刀」防空系統相較於冷戰時期的前代裝備,在技術及作戰能力上有了飛躍式提升。這套系統由3大核心組件構成:陸基型陸上捕手發射器(Land Ceptor launcher),負責發射「通用防空模組化飛彈」(CAMM);由瑞典紳寶(Saab)公司研發的長頸鹿多功能雷達(Giraffe AMB);以及高度整合的指揮管制單元,將各元素聯結成1個反應快速的火控網路。
由歐洲飛彈集團(MBDA)研發的CAMM飛彈具備高精度和高機動性,能同時對付多個目標。不同於依靠外部照明或目視追蹤的舊式飛彈,CAMM採用主動雷達導引,並搭載雙向數據鏈,能在飛行途中更新指令並即時改變目標。
CAMM飛彈的射程超過120公里,能夠攔截時速超過2倍音速的威脅,精準度甚至可擊中如網球大小的目標,涵蓋戰機、直升機、巡弋飛彈乃至低可偵測的無人機,堪稱應對傳統及非對稱威脅的利器。
長頸鹿多功能雷達則是1套高機動性的3維偵測系統,具備360度全方位監測能力,轉速快,能同時追蹤超過百個空中目標。它的液壓桅桿可升高,來擴大視線範圍,即使在地形受限環境中,也能有效偵測低空飛行的無人機及導引彈藥。它憑藉高速更新和抗雜波能力,能在多國聯合作戰等複雜空域中,提供準確的威脅追蹤。
CAMM飛彈射程超過120公里,能攔截時速超過2倍音速的威脅。(取自英國國防部網站)
另外,「強大之盾演習」也提供理想場景,來測試「天刀」飛彈的實戰效能。這次演習共有9個北約盟國參與,動用包括英國颱風戰機(Eurofighter Typhoon)、挪威F-35戰機等先進陸海空平台,模擬高強度威脅環境。
「天刀」防空系統在這樣的多層空域中成功追蹤並攔截目標,不僅證明它的技術優勢,也展現它在北約聯合作戰中的互通價值。第16皇家砲兵團的二級准尉諾里斯(Ben Norris)強調:「天刀具備其他北約系統無法比擬的能力,特別是它的複雜性、機動性和多目標應對能力。」
這套系統的部署更有深遠的戰略意義。俄烏戰爭的教訓凸顯多層防空網的重要性,大規模無人機攻擊、滯空彈藥和巡弋飛彈對於缺乏現代防空網的國家,可造成毀滅性打擊。
英國軍事專家指出,強韌且網路化的防空系統如今已非選項,而是「必要條件」。單靠載人戰機提供的制空優勢,已不足以保障地面部隊及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現代戰場的存活率,取決於能否在幾秒內偵測、鎖定並擊落來襲威脅。「天刀」防空系統正好為英軍帶來這種能力,不僅能保護部隊,更能主動塑造未來空戰格局。
「天刀」系統由英國陸軍第16皇家砲兵團操作測試。(取自英國國防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