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燕不選黨主席!黃健豪指關鍵在「關稅」
[NOWnews今日新聞]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23)晚公開點名台中市長盧秀燕接任下一屆黨主席,盧秀燕今天明白表示不參選,喊出「媽媽要留在家」。對此,國民黨立委黃健豪挺過罷免後,今也發文支持盧秀燕,他表示,擔任黨主席與承擔責任,不是等號。盧秀燕近1年來態度轉變的關鍵就在「關稅對產業的衝擊」。
黃健豪今發文表示,他作為一個台中市的民意代表,支持盧秀燕的政治決定。自去年11月以來,他曾在媒體上表態支持「選總統不必選主席」,又一度改口「盧市長有考慮是否選主席」,再到今日盧市長正式對外宣布「不會參選主席」,最後的關鍵就是關稅政策的衝擊,對中部地區民眾生計的影響,讓市長決定要繼續專心做好民選首長的工作,顧好民生。
黃健豪認為,擔任黨主席與承擔責任,不是等號。若以2024年的大選,及這段時間大惡罷的競選過程中可以看到,任何黨籍立委需要站台,盧秀燕全力配合;黨籍同仁需要協調,盧秀燕出手整合。這說明一件事:過去1年多沒有擔任任何黨職的盧秀燕,依然在競選及輔選工作盡心盡力,而且實質有效。
黃健豪指出,這同時也證明一件事:每一位國民黨的政治人物,只要在各自當下的崗位上把事情做好,回應民意,民意自然會給我們正面的回應。可以想見,如果盧秀燕市長在今年10月擔任黨主席,並在明年需要完成22縣市的縣市長及地方民意代表提名工作,同時她的市長任期只剩約1年2個月,要一邊面對關稅衝擊、一邊處理民生市政,同時還要熟悉黨務並負責提名,到底是在支持她,還是在消耗她?
黃健豪表示,他認為經歷過民意選舉、具全國知名度、且能促成2大在野黨繼續合作,都是適合接棒主席的人選。國民黨此刻,需要的不是一位救世主,也不應該是指定接班;是每一位領袖一起承擔責任的時刻,而不是把希望全部寄託在一人身上。分進合擊、分工合作,才是我們政黨及國家再起的生機。
最後,黃健豪也說,他知道很多人還是焦慮,也期待盧市長改變決定,但依據對她的了解,面對關稅衝擊產業,及帶領一個正在急起直追的直轄市面對的各項挑戰,盧市長真心以公務及民生為重,過去她是因為這樣受人支持與愛戴,今天及未來,相信她還是一樣會繼續維持這個風格。總之,政治從來不是聽一個人說什麼,而是看她做什麼,相信有難的時候,就算她不是黨主席,但這位同黨同志、政治前輩一定會站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