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六個》是爸爸一家的故事!林作賢女兒發文:半夜夢到全身傷的爺爺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
台劇《我們六個》改編自2004年震撼社會的李月桂案,劇情描述六個孩子就算經歷家變,勇敢活出精彩人生的故事。而曾為台灣向世界發聲的學霸女孩林薇,現在是非營利組織「小紅帽」創辦人,近日發長文透露「《我們六個》是我爸爸他們一家的故事」,並道出:「直到現在我還是會在半夜因夢到看見全身是傷的爺爺,而害怕驚醒……。」
《我們六個》雖是改編,劇中人名與真實人名相符。劇中的大哥「作賢」,正是林薇的父親林作賢。她坦言,從小父母便叮囑別對外人說出家裡曾發生的事,擔心她被貼標籤、霸凌,尤其在爺爺發生悲劇後,爸爸更一度被誤解為是「因遺棄父親才釀成悲劇的不孝子」。
林薇寫道,只要台灣發生重大社會事件,因為時事討論,她們家族的故事一再被提及,「總有少數的人會說我們家是不是被詛咒,怎麼會那麼多事發生在一個家庭之中,生在這樣家庭的孩子真可憐……」。她後來才得知,這些言語在父親心中默默堆疊出了愧疚。
而林薇是在一次與父親分開錄影的訪談中,才得知父親心中對她懷有「無盡的抱歉」,然而,她堅定表示「我其實從不覺得丟臉,也不曾怪罪過父親」。雖然沒有豐沛的物質資源,但是父母給她充滿陪伴、民主的教育方式,她為父親感到驕傲。欽佩父親在歷經無數苦難、甚至一度站在橋上想一了百了後,最終仍選擇「與人生搏鬥,並在苦痛面前,學會了原諒與放下」。
但是,這段家庭經歷並非沒有留下創傷,林薇坦言,「直到現在我還是會在半夜因夢到看見全身是傷的爺爺,而害怕驚醒。所以每看一集《我們六個》,其實我都得先做好心理建設,深吸一口氣,才能按下播放鍵。」她強調,正是因為親眼見證父親的奮鬥與母親的扶持,收穫了「跟人生挑戰『拚下去』的信念」。她將這些傷痛比喻為戰士的傷疤,雖會隱隱作痛,卻也成為驅使她無懼向前的養分與力量。這也是為何家人願意將故事分享給劇組,希望能透過戲劇傳達,即使生活再難,也要勇敢與挑戰拼搏下去,因為就像劇中所說:「你還有薇薇啊」,再也不會是一個人。
【林薇全文】
最近大愛播映的連續劇「我們六個」,是我爸爸他們一家的故事。大哥作賢,是我的爸爸。
大概是因為從小在大人們身上看到的擔憂,我也因此不太習慣與他人分享家中的這些故事。記得以前常會聽到爸媽說,這些事我們知道就好,不要出去跟別人說。他們擔心我會被身旁的同儕、老師、朋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被貼標籤,甚至被嘲笑霸凌。尤其是在爺爺的事件剛發生,爸爸被誤會成因遺棄父親才釀成悲劇的不孝子時,更是如此。
有幾次臺灣出現重大社會案件,因應時事討論,我們家的故事也再一次被提及。這時總有少數的人會說我們家是不是被詛咒,怎麼會那麼多事發生在一個家庭之中,生在這樣家庭的孩子真可憐。即使說者無惡意,但我後來才知道,一次又一次看到,這些言語還是在父親心中,默默地推疊出了愧疚。
幾年前某一次訪問錄影時,製作單位將我跟父親隔開訪問,詢問了家中這些經歷對我們的影響。我跟爸爸當場都無法聽見彼此所說,要到節目播出後才能揭曉答案。我那時才知道,原來爸爸一直覺得對我有無盡的抱歉,擔心他的出生成長,會帶給我不好的影響與眼光。
然而,我其實從不覺得丟臉,也不曾怪罪過父親。
我一直覺得我雖然不曾有過豐沛的物質資源,卻有著最難能可貴的禮物——那就是我的父母與他們開明、民主、充滿陪伴的教育方式。這是要讓我重新選擇,我也絕不會想跟其他資源交換的。
對於那些「挑戰」,我雖然也曾疑惑,試問蒼天,為何全都一連串發生在我們家。但思來想去,我倒覺得我們更像是被上帝指定了一系列的挑戰,而最重要的,是我們一家在每一次面對時,都很勇敢地跨越過去了。
尤其是爸爸。他經歷過許多苦難,有無數次想要放棄的念頭,他曾站在橋上想要一躍而下,一了百了。這些長大之後,我都知道了。但即使有過這些時刻,最後他都還是選擇了與人生搏鬥,並在苦痛面前,學會了原諒與放下。
看著這些,作為女兒,我不僅欽佩,更為他感到驕傲。
說家庭經歷對我的成長沒有傷害,那是騙人的。直到現在我還是會在半夜因夢到看見全身是傷的爺爺,而害怕驚醒。所以每看一集「我們六個」,其實我都得先做好心理建設,深吸一口氣,才能按下播放鍵。
但這一路走來,因為親身看見爸爸的面對與奮鬥,和媽媽的支持與相伴,我收穫更多的,是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跟人生挑戰「拚下去」的信念。就像是戰士留在身上的傷疤,受傷的當下很痛,每次看見也還是會隱隱做痛,但它們並沒有成為讓我停滯不前的原因,反倒是能驅使著我無懼向前的養分與力量。
這也是我們將故事分享給劇組的原因,以及希望透過戲劇帶給大家的。
生活有很多的難,以前有,以後也一定還會有。但相信作賢大哥(我老爸)不會再需要自己面對,就像劇裡的薇薇所說:「你還有薇薇啊」。即使上天還沒有要放過我們,我們也會繼續勇敢與人生的挑戰拼搏的!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