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大型風機闖關彰化大城,環評認影響民居、水產及養殖業,結論「不應開發」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8月15日14:55 • 發布於 08月14日12:15 • 上下游新聞

台灣地小人稠,設於陸地上的風機帶來噪音炫影,各地抗爭不斷。在東海岸風機引發反彈後,今(14)日又有彰化縣大城鄉風電開發案闖關環評,當地居民也一早包車北上,表達嚴正反對。

綜合環評意見表示,本案緊鄰水鳥熱點,且噪音、振動及炫影對周遭民宅、水產及養殖業均會產生影響,結論「不應開發」。有委員直言,不該繼續放任陸域風機與人爭地,「陸域風機的開發該結束了。」。

彰化縣環保聯盟理事長洪新䒴認為,不應再開發任何陸域風機。(攝影/林怡均)

掃風範圍內有80棟建物,及多處雞鴨豬舍

「彰化大城風場陸域風力發電開發計畫」由日威綠能規劃,案場緊鄰彰化縣大城鄉東港村和西港村,座落地點為國有地。根據開發商提供資訊,將設置 3 座風機,裝置容量 12.78 MW,離風機 500 公尺範圍內有建物 14 處,距聚落及學校,分別為 900 及 1300 公尺。

然而彰化縣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案場雖為國有地,風機掃風範圍內 250 公尺即有 36 棟建物、500公尺內有約 80 棟建物,包含雞鴨豬舍、房舍,業者提供資訊與事實不符。

施月英指出,大城鄉的蜆產量佔全國 70%,也是彰化的肉鴨、雞蛋養殖重鎮,風機設立將影響當地產業。此外,過往蘇迪勒颱風曾吹斷風機葉片,此案風機緊鄰住宅,倘若葉片斷裂將造成嚴重危害。

彰化縣環保聯盟理事長洪新䒴表示,彰化芳苑過去設立 20 支陸域風機,已有 5 支漏油,彰化西海岸先是遭遇六輕工業區開發,而後被插上風機,漁民保不住漁場,走回陸上養鴨、養蜆,卻又遭遇陸域風機開發,加速農漁村的凋零。

為反對陸域風機的劃設,彰化大城鄉居民清晨搭車北上抗議。(攝影/林怡均)

村民:若風機蓋在你家門口,會感受如何?

為表達反對聲音,今日大城鄉 3 名鄉代表、2 位村長,以及數十位彰化居民包車北上,其中有居民家中仍在淹水,還有要拄著拐杖才能行走的長者,堅持到現場說明心聲。

廠商聲稱,在地居民多同意開發,不過東港村長陳駿傑挨家挨戶詢問全村意見,收集到 300 多位「反對開發」者的簽名。陳駿傑表示,村內多是純樸勤懇的老農漁民,聽到風機開發便滿面愁容,甚至睡不好,更擔心之後噪音影響生活與養殖產量,讓年輕人不願返鄉。

大城鄉民陳益顯的蜆池在兩支風機之間,他表示,蜆是非常敏感的動物,風機震動一旦造成蜆減產,「我要生活,絕對反對到底」。大城鄉民阿珠獨自一人居住,養豬、養蜆為生,住處離 4 號風機僅 150 公尺,她擔心風機的低頻噪音影響蜆的產量以及生活品質。

西港村長陳儀興怒斥,業者先前在西港村開說明會時,出席的通通都是業者找來的外地人,村長、在地居民根本不知道,請開發單位將心比心,「風機蓋在你家門口的話,你的感受如何?」

西港村長陳儀興怒斥,能源業者辦理說明會卻沒有告知任何居民,風機距離聚落太近,將嚴重影響居民生活。(攝影/林怡均)
東港村長陳駿傑挨家挨戶詢問村民,蒐集 300 多位村民反對陸域風機開發。(攝影/林怡均)

贊成者:綠能是國家政策、乾淨能源可吸引科技業進駐

除了東、西港村直接緊鄰案場之外,另有頂庄村也在風場範圍,不過頂庄村村長許仁寶的看法則與東西港兩村不同。他表示,綠能是國家政策,綠能不做,卻要用火力發電「怪怪的」,至於風機是否影響沿海地區的養殖,還需專家評估。

採取線上發言的台灣淨零科技產業聯盟表示,彰化縣大城鄉擁有絕佳的風場,目前正面臨人口外流、鄉村老化的問題,用乾淨的能源吸引科技、甚至 AI 廠商進駐,才能讓大城鄉有翻轉的機會。

彰化縣府:對開發案感到相當疑慮

彰化縣政府今日也出席環評會議,表示對此計劃感到疑慮。因業者於初審會議提供的資料中,掃風半徑短少了 20 公尺,且答覆意見並不完整。

此外,國產署同意的風機基座設立面積為 225 平方公尺,但業者提出的申請面積卻超過 600 平方公尺,矛盾差異過大,彰化縣政府當場表示,「請環評委員慎重評估開發的必要性。」

作為再生能源的主責單位,經濟部能源署則於會議中表示,任何再生能源的開發計劃,原則上以地方支持為優先。

初審會議中,彰化縣政府對此計劃表達質疑。(攝影/林怡均)

環評委員:業者未對開發影響進行仔細評估

針對此案,環評委員們提出多項疑問。環評委員游繁結認為,業者過於簡化問題,風機眩影對養殖業、住家的影響仍須強化評估,且業者僅估算基座用地、未計算整體掃風範圍,掃風範圍涉及的私有地面積需要確認,此外,該計劃僅剩 3 支風機,開發必要性不足,「真的非做不可嗎?」

針對居民質疑風機會降低養殖的產量,業者承諾會在開發後進行研究、監測,但環評委員吳義林認為,以虱目魚為例,市面上看不到活魚料理,原因便在於虱目魚怕驚擾,稍有風吹草動便容易死亡,本案涉及肉豬、雞、鴨、蜆,低頻噪音對於養殖、水產的影響必須事前做評估,「不可以蓋了才研究,否則就違背環評的精神」。

環評委員張學文則當場建議,1、2號風機位於濁水溪北側,為野鳥出沒熱點,與風機的掃風範圍重疊,計畫應刪除 2 號風機,且 1 號風機在野鳥活動高峰期的秋冬季也必須停機。他並提醒,業者或許認為陸域風機對台灣綠能發展有幫助,但在地居民並不認同。

環評委員張學文則當場建議刪除2號風機(攝影/林怡均)

結論「不應開發」,環委:陸域風機開發該結束了

在環評委員閉門討論此案後,會議結論為「不應開發」。因開發場址鄰近eBird水鳥熱點,並緊鄰重要野烏棲地,且風機設置位置產生之噪音、振動及眩影對民宅、水產及禽畜養殖業等,有加重影響之虞。

同時,開發單位所提之環境保護、生態保育及環境監測計畫等,經審查,認定不足以達到預防及減輕開發行為之影響,顯示本案開發對現況環境、生態及周遭水產、禽畜養殖業與居民權益等有重大不利之影響。

一名環評委員直言,自再生能源推動以來,光電與人爭地的問題不斷,陸域風機設置太靠近住宅、聚落,會讓居民感受到壓迫,而若要設置到人煙罕至的山區,則建置成本非常高,「陸域風機的開發該結束了,不應該再繼續了。」

今日初審會議結論將送環評大會確認,但過往環評大會多採納小組決議,此計劃相當可能「告終」。有委員認為,近期陸域風機相關案件有兩案,本案是其中之一,兩案的會議結果都相當有指標性,「這次也不通過,等於是昭告天下『陸域風機以後都不會通過』。」

初審第三次會議結論:不應開發。(攝影/林怡均)

延伸閱讀:

33支大型風機闖關東海岸,能源政策缺配套,地方自力救濟,杯葛開發說明會

十支大型風機闖關屏東枋山,環評認開發衝擊猛禽、噪音炫影干擾,要求補正再審

失控的陸域風機任廠商獵地,經濟部、環境部不同調,凸顯綠能政策混亂

中研院研究登國際期刊,台灣風機與民居過近,低頻噪音有害健康

綠能風電光電進入農漁村系列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北榮名醫涉詐領逾3377萬!假藉研究貪污遭起訴 台北榮總:零容忍

鏡週刊
02

女子巷口撿到「價值995萬」金條 順手帶回家!挨告辯稱:以為假的

CTWANT
03

快訊/挺韓直播主陳清茂「破獄救柯文哲」籌嘸百萬…咆哮、拍桌嗆銀行員

三立新聞網
04

交保喊卡!柯文哲「還要再想想」柯美蘭:哥哥知道家裡其實沒有7000萬

三立新聞網
05

遭羅智強轟「變了」 黃暐瀚認了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