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大型陸域風機闖關枋山,業者推風機帶動觀光農業,地方砲聲隆隆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6月20日15:09 • 發布於 06月19日13:19 • 上下游新聞

十支大型風機欲闖關屏東枋山,因位於重要候鳥通道且緊鄰獅子鄉原鄉部落,備受關注。本案月前進入環評會議,委員對噪音及生態衝擊表達疑慮,並強調需與在地溝通。開發商瑞風能源於今(19)於枋山舉辦第二次地方說明會,爭取地方支持。

開發商表示,已取消最接近獅子鄉國中的一組風機,並提出風機結合觀光與推廣農產構想,但未能說服出席居民,部落青年認為,本案透過選址,技術性規避「諮商同意權」,對部落極不尊重,會議最後不歡而散。

說明會過程,業者與民眾多次交鋒,針對陸域風機影響辯駁。(攝影/林吉洋)

開發商:規劃綠能帶動地方發展,推廣觀光與地方農產

屏盛風力發電案的投資商─瑞風能源董事長許嫻音表示,開發單位虛心向地方人士請益,發現枋山楓港地區雖位居交通要衝,車流量大但旅客卻不會在此停留,造成「人口外流」以及「缺乏就業機會」困境。

因此屏盛推出風電計畫,吸取「苗栗好望角」的成功案例(註),以「綠色風光」為主題,透過陸域風力發電機開發,結合推動地方觀光與小農市集,協助推廣洋蔥、芒果與鹹魚等特色農產。她表示,本案不會只有開發單位一方贏,而是打造多贏的局面。(閱讀「好望角風機惡夢」點選這裡)

她更表示,這次已針對楓港村台 1 線民眾進行家戶拜訪意見調查,發現本案在地方上已擁有過半的支持度。

許嫻音表示,屏盛風電案目標是多贏,盼以綠能帶動觀光與農業。(攝影/林吉洋)

枋山鄉:開發地點是枋山唯一平坦農業區,無法同意開發風機

代表枋山鄉公所出席的秘書邱文遠表示,枋山是被山海包夾的狹長地形,唯一一塊最平坦的農業區就是楓港溪這塊平原,開發商卻在此處規劃10座風力發電機組,鄉公所無法認同這個計畫。

他質疑,本案開發選址有政治力量操作,未考量枋山人必須世世代代在這塊土地發展,開發單位只是蓋好風機之後就拍拍屁股走人,如果這一大片平坦農地插上風機,留下的負面影響要下一代承擔,決策者要如何對後人交代。

枋山鄉公所秘書邱文遠表達公所反對立場。(攝影/林吉洋)

獅子鄉:開發單位應行使部落諮商同意權

獅子鄉公所代表發言表示,雖然開發地點在枋山鄉,但獅子鄉也在開發案址影響案範圍內,希望開發商盡早到獅子鄉舉辦公開說明會,並依法辦理諮商同意權徵詢。不過距離開發案址最接近的獅子鄉楓林村村長宋銘德則發言表示,村民已連署反對,表示不歡迎開發案。

宋銘德對記者表示,開發地點接近獅子國中,但居民直到3月召開環評會議,才知有本案存在。本案選址在枋山鄉的行政區界,實際上為楓林部落的傳統領域,距離楓林村更只有 3、400米,他質疑開發商似乎有意透過選址,技巧性的規避《原民法》保障的部落「知情同意權」。

許嫻音說明,依照法規規範,在環評通過、取得籌設許可,舉行施工說明會之前,才需要取得諮商同意權,但既然獅子鄉公所提出請求,會加速進行。但她強調,針對楓林部落的溝通工作持續「低調進行」,也有拜會部落長老。宋銘德回應,「廠商只有私下拜訪,並未舉辦公開說明會。」

獅子鄉楓林村長宋銘德表示,業者並未尊重部落,楓林村並不歡迎開發商。(攝影/林吉洋)

屏東鳥會:廠商技術性迴避猛禽監測

因本案位於恆春半島重要候鳥通道,爭議曝光以來,已有高屏地區鳥友持續進行自主監測,在單月內觀測猛禽數量達 13000 隻次。不過開發環評報告書宣稱「評估範圍非猛禽過境要道」,開發商質疑鳥友自主監測的準確性,認為開發委託的公司更具有專業性。

對此,被點名的屏東鳥會理事吳正文發言回擊,認為開發商技術性選擇在 3 月跟 12 月進行監測,這是楓港溪水位最低的時候,當然看不到鳥類。他強調,每年屏東有數十萬隻猛禽過境,楓港溪作為恆春半島的重要鳥道,重要性無庸置疑。

過去一年,鳥友自主監測楓港溪鳥況,認為開發商環境調查與事實不符。(照片提供/劉孝伸)

廠商:風機危害利大於弊,地方:研究證實低頻噪音有害

針對環評委員及在地居民關切的噪音、炫影問題,開發商地方辦公室主任許立宏提出,陸域風機對地方發展帶來的優勢明顯多於劣勢,所謂風機轉動產生的低頻噪音,對人體危害並不顯著,且並不高於冷氣運轉的聲音。至於環委認為「眩影影響交通安全」,更是被過度誇大。

對此,落山風文史工作室成員顏士雄引用中研院研究報告指出,在風機範圍300-400米內,低頻噪音產生的影響仍會影響人體的HRV「心律變異率」,也就是會影響人體的心血管疾病,最嚴重者包括腦中風、心臟病都是因此而起,大型陸域風機的健康疑慮並非空穴來風。

針對開發商表示過半數地區居民支持開發案,顏士雄反駁稱,問卷採取「是否支持風力發電」等誘導方式,民意支持過半的說法顯然有誤。

顏士雄表示,居民多半不了解風力發電,認為民意調查過程存在誤導。(攝影/林吉洋)

屏東環盟:共振效應對芒果授粉影響應提出報告

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洪輝祥指出,風機轉動帶來低頻噪音的健康危害,至今雖仍未定論,但是環評有所謂的「預警性原則」,例如避開人群聚集的市區,就是回應預警性原則,他建議廠商應避開部落與村莊,把風力發電機設置在海上以回應居民疑慮。

洪輝祥表示,枋山、獅子鄉最重要的農產品是芒果,芒果花季主要依靠蒼蠅授粉,開發商在果園周邊開發,但至今並未提出陸域風機計畫產生的共振效應,是否會影響芒果授粉的研究,他認為並未釐清農民疑慮。

對此,開發商回應,陸域風機對農漁業的影響研究,目前僅有針對養殖業,但對水果授粉是否產生影響,目前仍未有科學研究可佐證。

洪輝祥認為大型風機還是應該到海上發展,避開地狹人稠的選址問題。(攝影/林吉洋)

部落青年:雲豹以排灣族圖騰為名,其投資企業更應尊重部落

在說明會上,一位來自獅子鄉的部落青年默默以手機直播說明會過程,他名叫Ku Ljing,長期在獅子鄉投入社區與排灣族文化復振工作。在風機開發爭議後,他爬梳資料,發現屏盛母公司「瑞風能源」的背景是外資泰商 Panyaratanakorn Passakorn(暹尚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也包括本土業者─雲豹能源。

Ku Ljing 說,雲豹是台灣特有種的美麗生物,也是排灣族重要的信仰跟圖騰,在排灣族上千年的遷徙傳說裡,雲豹不僅帶來吉祥也是勇士的象徵,雲豹能源以排灣族的象徵圖騰命名,其關係企業來排灣族的傳統領域開發,更應該尊重部落,「但卻沒有表現出來」。

站在部落傳統與文化的角度,他認為開發商從選址開始到舉辦說明會,自始自終都在「打擦邊球」,連被環評委員提醒應尊重周邊部落來補辦說明會,地點依然選在枋山而非獅子鄉,並未展現出對部落應有的尊重,這種態度讓他無法認同,且只會增強部落被忽略的「相對剝奪感」。

部落文化復振工作者Kuljing認為,綠能發展應尊重部落權益,而非技術性規避。(攝影/林吉洋)

雲豹:該案場實際持有者為外資

針對部落青年的批評意見,雲豹公關部門表示,瑞風能源是雲豹轉投資公司,瑞風雖為該陸域風機案的開發單位,但該案場實際持有者為外資公司。

公關部門也強調,在整體開發過程中,瑞風能源公司皆持續與部落耆老及居民進行溝通與說明,也尊重部落的聲音。

延伸閱讀:

十支大型風機闖關屏東枋山,環評認開發衝擊猛禽、噪音炫影干擾,要求補正再審

風機惡夢無止盡,苗栗好望角風電業者,提「2倍大風機」更新計畫,居民憤怒抗議

風機症候群01》低頻噪音穿腦,西海岸居民暈眩失眠煩躁,權威研究證實,損害身體健康

綠能風電光電進入農漁村系列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北榮名醫涉詐領逾3377萬!假藉研究貪污遭起訴 台北榮總:零容忍

鏡週刊
02

女子巷口撿到「價值995萬」金條 順手帶回家!挨告辯稱:以為假的

CTWANT
03

快訊/挺韓直播主陳清茂「破獄救柯文哲」籌嘸百萬…咆哮、拍桌嗆銀行員

三立新聞網
04

交保喊卡!柯文哲「還要再想想」柯美蘭:哥哥知道家裡其實沒有7000萬

三立新聞網
05

遭羅智強轟「變了」 黃暐瀚認了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