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為何大失敗?謝金河揭民進黨4大敗因:賴清德「團結十講」反而扣分
726首波大罷免25案全部遭否決,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節目《財訊》點出民進黨大罷免失敗的4個主因。他認為,民進黨對罷團「若即若離」,即便總統賴清德後期加入罷免活動,但他所說的「團結十講」,對大罷免而言,「沒有帶來加分的效果,反而有點扣分。」
謝金河表示,7月26日是台灣未來很重要的一個轉折點,過去,2014年的太陽花學院成功阻擋服貿,換來了台灣在後來的發展空間,也帶來前任總統蔡英文的盛世格局,至於這次台灣大罷免的慘敗,也會為台灣帶來相對負面的影響。
謝金河認為,罷團之所以失敗,有4點原因。第一,罷團在31比0的情況下,沒有將仇恨值集中在少數人的身上,所以各個選區大家各自作戰。而這次主要被罷免的地方首長都是泛藍執政的城市,地方首長就可以透過地方組織動員,來瓦解罷團的攻勢,使得罷免團體像是空氣票,「這次等於是陸戰隊上空戰,罷團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當然就敗得很慘。」像是退休老師葉霸每天都在街上鞠躬,但她還是失敗了;和碩集團的童子賢跟花蓮議長甚至站在車上宣傳,但最後被傅崐萁太太提告,「社會動員的力道是非常的強大,但是功虧一簣。」
謝金河表示,大家已經可以預期到,立法院未來的衝突仍會不斷地加劇,可能會強行通過過去難以執行的政策,甚至阻擋軍工的採購,「朝野的鬥爭會因為這一次罷免,很多人沒有被罷掉,他們的動作會更加的加劇。」
謝金河續指,第2個罷免失敗的原因在於民進黨跟罷免團體若即若離。罷團一開始認為罷免是公民自主的行動,不太願意讓民進黨介入過深,直到進入第二階段,31個選區的連署成功後,總統賴清德下令要支持罷免團體,但民進黨中央和地方看起來有一些落差,罷團跟民進黨的作戰都沒有交集,「這個原因也告訴大家,當一個行動形成,如果你的政黨不能夠全黨動員,還有人在旁邊看,落敗的機率相對就提高了。」
謝金河提到,失敗的第3點,賴清德的雜質說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大家見縫插針,「對這次罷免的行動,沒有帶來加分的效果,反而有點扣分。」而第4點則是意識形態跟民生的動員,過去民進黨在總統大選用「抗中保台」當作神主牌,但看來有人在這次罷免認為操作過度,而國民黨提出的1萬元訴求,被有些人視為翻轉結果的原因。
謝金河強調,民進黨在這次罷免得到的同意票,大部分的選區都多過2024年總統大選,甚至有7個選區的同意票超過25%的門檻,可見民進黨並沒有完全落敗。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 「台灣AII in美國得不償失!」專家曝關稅20%不可怕:真正挑戰是這個
‧ 傳美國稱鄭麗君是「難纏對手」 林濁水:若聽信藍色高人,稅率必然32%以上(推薦閱讀)王世堅送衛生紙「要總召自己擦屁股」 柯建銘回應:823罷免已背水一戰
《風傳媒》讀者大調查!光電議題爭議不斷,你怎麼看?
你最關心的話題,就是我們該追蹤的議題。
打開你未曾知曉的台灣產業內幕!☛點我填問卷,說說你想瞭解的光電議題真相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