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大失敗 呂秀蓮分析8大敗因 籲賴清德人事大改組、開國是會議
上週末的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罷免案首波24案,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 最終皆以失敗收場,成為「大罷免大失敗」。也因此雖然8月23日還有一波7個國民黨籍立委罷免案的投票,但外界目前多認為這7案最終也是失敗收場。前副總統呂秀蓮今(28)日在其Facebook上,針對此次「大罷免大失敗」,分析8大敗因,包含政府執政未有具體施政、柯文哲因案在押引發檢媒關係質疑、關稅談判黑箱作業、丹娜絲颱風救災不力,與藍營提出普發1萬元政策等。呂秀蓮亦建議,賴清德政府應進行人事大改組,應對總統府共諜案澈底清查、重新檢視兩岸政策、召開朝野全國的國是會議等。
呂秀蓮分析,此次大罷免失敗主因包括:一、執政缺乏具體施政成果;二、柯文哲遭收押;三、死亡連署疑雲、罷團選擇性辦案;四、抗中保台論述與黑熊、青鳥失控;五、川普關稅談判黑箱作業;六、「團結十講」雜質說;七、丹娜絲颱風救災不力;八、「普發一萬元」奏效。
呂秀蓮認為,她認為這次「大罷免大失敗」,民眾黨助力最大,除了柯文哲因案在押讓白營支持者無條件去挺反罷免外,民眾黨8席立委皆為不分區立委,不在目前法規所定的被罷免範圍內,也是原因之一。呂秀蓮因此質疑,為何不分區立委不能被罷免?有任期的民意代表應在特殊狀況時有辦法下台,這次大罷免民眾黨完全受益於這點,才能去挺國民黨。
呂秀蓮表示,罷免結果公布當晚,她本以為執政團隊會懇切道歉、誠實面對檢討,卻沒料到非但沒有看到對民主的尊重,有些人還急於撇清責任,連她都因此感到失望了,更何況是一般百姓。呂秀蓮並提到,賴清德拋出的「國安十七條」內容也讓人非常緊張,加上「兩岸企業併購」民進黨內部沒有任何人回應、說明,也讓很多人質疑。
呂秀蓮指出,真正的兩岸政策應該召開全國性的國是會議,把內容攤開來討論。她說,大罷免已經導致國政荒廢一年,賴清德接下來的任期應該重整執政威信、行政團隊也應盡快展現施政能力,並聽從民意,無論是藍綠,都要反省、理性,謙卑包容。
更多新聞推薦
顯示全部
留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