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中國通縮壓力緩解 10月CPI轉正、PPI跌勢趨緩

優分析

更新於 11月09日14:03 • 發布於 11月09日14:00 • 優分析

中國10月物價數據顯示通縮壓力略有緩解。國家統計局昨(10)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終止連續四個月負成長,優於市場預期的零增長;同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跌幅收斂至-2.1%,為三年來最小跌幅,顯示內需回溫與價格戰放緩正逐步改善企業獲利環境。

CPI回升至年內高點 節慶消費與政策效果顯現

統計局指出,10月CPI月增0.2%,主要受到「十一」國慶與中秋假期帶動餐飲、旅遊及零售消費回升。非食品價格回升明顯,抵銷了食品價格年減2.9%的拖累。整體而言,10月CPI為今年1月以來最高,也是6月後首度轉正。

國家統計局表示:「擴內需政策逐步發力,加上節慶效應推升短期需求,居民消費活動明顯增強。」

PPI跌幅收斂 工業獲利改善但供給壓力猶存

在生產端,PPI年減2.1%,跌幅略低於市場預估的2.2%,月增0.1%,為連續三年負成長後的首度回升。受惠於原材料成本下降與內需回溫,9月全國工業利潤年增超過21%,製造業價格戰現象略有緩解。

不過,地方政府依賴稅收維持財政收入,仍有誘因推動企業增產以維持稅源,導致產能過剩與價格壓力難以根除。「若稅制不調整、需求未持續擴張,價格戰恐再度惡化,壓抑企業獲利。」分析人士指出。

外需疲弱 出口連七月雙位數下滑

在外貿方面,出口表現持續承壓。10月出口年減6.4%,對美出口更大幅下降25%,連七個月呈雙位數下滑。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亦降至六個月新低,生產、新訂單、庫存及就業分項指數全數收縮,顯示工業活動仍疲弱。

中美緊張降溫 政策聚焦「擴內需」

不過,市場對外部環境仍抱持謹慎樂觀。川普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底於南韓會晤,達成貿易休兵協議,緩和市場對全面貿易戰的憂慮。北京方面則在10月底的中央經濟會議上強調,「必須大力提振消費」,並提出「擴大內需、促進有效投資」為未來五年經濟工作的主軸。

總之,10月數據顯示內需回升帶動短期通膨修復,但結構性問題並未改善。中國經濟當前呈現『內溫外冷』格局,若沒有稅制與地方財政改革,內需難以長期支撐通膨回升。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復牌剛滿月!「芝蔴街美語」母公司爆違約交割 韭菜慘翻車

三立新聞網
02

華碩用戶注意!大量路由器遭駭客攻擊、台灣被點名受害最多

自由電子報
03

獨家/國光客運又傳欠薪? 司機爆料:連輪胎、洗車耗材都沒錢!

三立新聞網
04

只紅一天!AI泡沫疑慮未消 美股、台指期盤後暴跌

民視新聞網
05

全支付疑遭盜刷 金管會:非內部系統異常 39件遭釣魚詐騙

anue鉅亨網
06

勞部修訂「勞工請假規則」明年1/1上路 3大重點一次看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