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去診所打耳洞?醫療級穿耳洞與耳洞槍比較,3種麻醉方式詳解

美醫誌

更新於 08月29日03:14 • 發布於 08月28日02:14

愛美是人的天性,穿耳洞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自我風格的展現,但是你是否也會擔心耳洞如果打歪了或感染了,不只可能不美觀,還會留下無法復原的疤痕?如今民眾越來越重視穿耳洞的安全性,越來越多人選擇到診所進行穿耳洞的療程。診所提供的穿耳洞服務,相較傳統耳環店,更強調無菌消毒流程、專業評估,追求降低感染,避免疤痕和囊腫的風險。可別以為耳洞只是件小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診所穿耳洞會如何評估,又有哪些麻醉方式,以及術後照護與耳環選擇等注意事項,幫助你可以更安全、安心地擁有理想中的完美耳洞。

為什麼要到診所打耳洞?醫療級穿耳洞的優點

許多民眾以為穿耳洞是件小事,走進店裡說打一個耳洞就好了,對穿耳洞的印象還停留在夜市、街邊耳環店的傳統穿耳服務,但這些場所可能缺乏乾淨衛生的環境與完善的傷口處理流程。皮膚科醫師張哲皓指出,雖然並非所有診所都有穿耳洞的服務,不過有提供穿耳洞療程的醫療院所,通常會由專業醫師根據以下考量做評估:

1.體質:確認是否有蟹足腫或肥厚性疤痕的體質,這類族群即使是小傷口,也可能產生嚴重疤痕,常見的判斷方式包括觀察過去打卡介苗處的疤痕反應。

2.凝血功能檢視:有無曾經有小傷口卻血流不止的情況,若有血液疾病史,更須謹慎評估。

3.耳朵外型評估:包括耳垂的大小、厚度、對稱性與適合穿洞的位置等,以確保耳洞位置美觀且不影響後續配戴耳飾。

張哲皓醫師指出,這些嚴謹的考量能夠幫助降低感染、囊腫與疤痕的風險,若是未成年者想要穿耳洞,醫師也會特別說明利與弊,避免衝動決定造成後悔的情形。

傳統耳洞槍多半使用一次性的穿刺針具,張哲皓醫師說明,這類器械會直接將針具穿透耳垂,過程快速但衝擊力強,對組織傷害較大,且共用槍管、消毒程序不完整,很可能傳染疾病或引發感染。而醫療級的穿耳方式則是先使用汽化型雷射(如二氧化碳雷射、鉺雅鉻雷射)在皮膚表層創造一個小孔,再搭配針具進行穿刺,整體過程更為溫和、精確,也較不易引發組織撕裂與發炎反應。由於雷射具有止血快、減少傷口滲液的優點,因此應用於穿耳洞時,也能降低術後照護的難度。

不過張哲皓醫師也坦言,傳統穿耳槍的費用相對實惠,診所穿耳雖然價格略高,但從長遠的傷口照護、安全性與美觀考量,仍具備明顯優勢。

穿耳洞會痛嗎?麻醉方式比一比

很多人會擔心穿耳洞時的疼痛感,張哲皓醫師表示,穿耳洞的疼痛感通常比接種疫苗還要低一些,疼痛會有兩個階段,分別是打雷射時與穿針具時。對痛覺特別敏感者,診所也會依需求提供不同的舒緩方式:

● 冰敷:最常見的方式,術前短暫冰敷可降低神經敏感度,既安全又不會影響耳朵組織結構。

● 麻醉藥膏:適合怕痛者,但需等待15~30分鐘發揮效果,也有過敏的風險,使用前需謹慎評估。

● 局部麻醉針:麻醉效果迅速,但注射本身會帶來疼痛感,也可能造成局部腫脹,影響穿刺精準度。

第一次戴耳環怎麼選?從基本款挑起

穿完耳洞後,選擇適當的耳環也關係到傷口癒合品質。張哲皓醫師建議,第一次配戴耳環時應選擇大小適中的基本款耳釘,避免環狀、垂墜或造型過於複雜的設計,並留意耳針不宜太粗或太短,太粗可能傷口難癒合,太短則容易卡住或無法順利配戴。設計上建議採穩定性高、不易滑落的金屬後扣款式,建議選擇醫療鋼、鈦、純金、純銀等材質,減少過敏機率,特別是皮膚敏感者應特別留意。

術後照護不可少,避免感染與耳洞閉合

剛打完耳洞後的2個月,是傷口癒合與耳洞固定的關鍵期,張哲皓醫師表示,應遵循以下照護原則:

1.每日清潔與消毒:使用無菌棉花棒沾生理食鹽水清潔,擦拭後再塗抹抗生素藥膏,幫助減少發炎反應,避免細菌滋生,並記得遵照醫囑護理。

2.定期轉動耳環:可預防傷口組織黏連,保持通暢。

3.避免拿掉耳環:至少保持配戴2個月,讓耳洞穩定形成。

4.避免長時間碰水:2個月內盡量避免如游泳、泡湯等活動,保持傷口乾燥。

張哲皓醫師提醒,雖然術後照護看似簡單,但若操作不當仍可能導致流血、感染甚至耳洞癒合失敗,若出現異常的紅、腫、分泌物等異常症狀,應立即攜帶耳環回診所,由專業醫師評估處理。

雖然穿耳洞可能只是個小傷口,但背後仍涉及皮膚健康、體質評估與術後照護等專業知識。張哲皓醫師提醒,無論是成年人或青少年,在決定穿耳洞前都應審慎思考,選擇有醫療背景與合格設備的診所操作,才能降低併發症風險。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勿輕忽「攝護腺癌」

根據衛福部113年死因統計資料,攝護腺癌在台灣我國男性中發生率居第三位,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三立新聞網
02

她幫夫簽放棄急救,卻被全家人指責、在葬禮上被當空氣!醫嘆:活著的人竟這般沉重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它是超級堅果!補腦、降血壓血脂、防糖尿病 還能抗癌

三立新聞網
04

血管堵塞元凶非油脂!醫揭「精製澱粉、糖」才是真兇

中天電視台
05

喝水常嗆到?醫揭1警訊恐是巴金森氏症惡化!別再以為是老化

健康2.0
06

11月21日 重要的是,別停下腳步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