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台股市值全球前十大 專家:台灣新創具4優勢

信傳媒

更新於 10月24日18:05 • 發布於 10月27日00:00 • 李海琪
為替台灣創造護國群山,對於新創的培育十分重要,5位專家21日於2025台灣週產業創新日論壇同台對談。(攝影/李海琪)

在全球科技變局中,台灣如何讓新創與傳統產業共榮發展,成為產業轉型的重要課題。中華民國工業總會秘書長呂正華、中華民國創新創業總會秘書長謝戎峰,以及台灣數位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在21日台灣週論壇討論中指出,台灣具備產業能量與創新潛力,但在AI浪潮與國際競爭下,政策執行力與產業整合將是成敗關鍵。

從隱形冠軍到生態循環,新創須兼具願景與立基

呂正華表示,新創若要真正與傳產結合,首先要找到明確的市場定位與願景。他指出,新創企業應在「找到立基點之後,有企業一個好的願景,跟好的目標」,同時重視以人為本的經營與人才培養,才能成為推動台灣產業升級的「隱形冠軍」。

他回顧十多年前工業局引入德國 Hidden Champion 模式的經驗,認為中堅企業是台灣經濟的中流砥柱。這些企業在鋼鐵、石化、紡織等傳統領域與ICT科技業之間,形成穩定的橋樑。呂正華指出,新創若能結合AI與ICT能量,將如虎添翼,但仍須打好「基礎係數」──包括人才、技術與資本支撐。

他進一步提到,新創往往面臨跨越「死亡之谷」與「達爾文海」(Darwinian Sea)的挑戰,可以透過政府提供的工具加持,櫃買中心政策、科技類上市機制及國發會的創投基金等,協助企業度過成長瓶頸。他強調,完善的生態系與金融支援是新創邁向國際的根基。

台灣新創具4項優勢,但資訊落差是問題

謝戎峰指出,台灣的新創具備4項核心優勢:政府支持、產業能量、文化包容與生態融合。不過,他也坦言政策資訊仍有落差,「政府是很照顧新創的,但地方的新創常常不知道有這些資源」。他建議中央與地方應強化資訊流通,讓政策支持能真正落地。

在產業面,謝戎峰提到,創新創業總會的投資委員會已聚集逾200位中堅企業主,透過資金、技術與市場經驗,協助新創加速發展。他舉例,有投資楷模不僅出資,還主動開放市場、提供行銷協助,形成產業與新創互助的正向循環。

他認為,台灣文化包容性高,不同國籍與產業背景的人才能共創機會。以科學園區為例,清大、交大與工專院校形成的產官學聚落,讓台灣新創得以在AI、晶片設計與軟體應用等領域快速落地。他強調,這樣的教育與文化結合,是台灣能在全球新創競爭中突圍的基礎。

台股穩居世界前十、資本力量雄厚,但政策執行力成隱憂

陳春山從全球趨勢觀察指出,美國西部目前最受關注的3大創投領域是AI、量子電腦與太空科技,這也代表下一波創新熱潮的方向。他肯定台灣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指出台股市值已穩居全球前十,顯示資本動能雄厚。

不過,他也直言,台灣最大問題在於政策執行力不足。他指出,AI十大建設雖方向正確,但投資規模過小,算力與基礎設施投入仍明顯落後。「數位部的幾百億,其實數字真的太小了」,他說。要讓AI與量子電腦產業真正成長,政府必須強化資金與基礎建設的投入,確保政策能轉化為實際成果。

在推動策略上,陳春山提出三大建議:

1.應以「大帶小」的產業艦隊模式,由大型企業帶領新創共同升級,形成有韌性的產業鏈

2.鼓勵更多新創公司進入資本市場,利用台灣「上市上櫃成本全球最低」的優勢,加速資金流通。

3.他認為AI應用須「聚焦在剛性需求」,如AI醫療、智慧城市與永續發展等領域,才能發揮台灣在科技與臨床資源上的競爭力。

從資源走向執行,台灣新創要有「艦隊思維」

三位與談人共同強調,台灣新創生態系的挑戰,不在於缺乏創意與技術,而在於如何整合既有資源、落實政策執行。當前政府對AI與新創投入雖多,但若執行力不足、資訊不流通,產業能量將難以匯聚成動能。

未來,台灣若能推動大型企業帶頭合作、政府強化落地執行,新創企業就能從單點創意轉向系統性升級。正如陳春山所言,唯有「以大帶小」,產業轉型與新創成長才能並行,讓台灣在下一波數位經濟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一萬元的金錢考試,你願意讓孩子交空白卷嗎?

moneybar
02

爸爸回來了!黃仁勳留台1天半行程曝 這原因沒空逛夜市:我想他了

三立新聞網
03

黃仁勳下午來台 首站訪台積電台南廠 明再與張忠謀同台

anue鉅亨網
04

普發萬元1/最速領懶人包來了!  線上申請、ATM、郵局領現一次看

鏡週刊
05

起底/日產靠台灣神秘買家續命 台灣隱形千億富豪曝光

鏡報
06

快訊/AI教父抵台 直奔台積電台南廠!黃仁勳:業績很強 來鼓勵台積電加加油!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