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登山奪兩命,8歲孫奇蹟生還!阿公與女山友全身浸溼失溫,昏迷前盡全力做2事護孫……他們用生命提醒我們親子登山的6堂課
8 月中旬,颱風「楊柳」襲台,帶來強風豪雨。南投縣信義鄉可樂可樂安山,卻發生一起令人鼻酸的山難。70 歲陳姓資深嚮導,帶著 8 歲孫子及 63 歲女義消詹女士,挑戰中央山脈「南三段」縱走十天行程。不料暴雨侵襲,帳篷破損滲水,兩位大人因失溫相繼昏迷,最終不幸罹難。
阿公與女山友鞋底浸溼,孫子全身乾燥還有存糧
(畫面翻攝自/中央通訊社)
奇蹟的是,年僅 8 歲的孫子卻安然生還。搜救人員抵達時,儘管阿公和女山友連鞋底都浸水全溼,但孫子全身幾乎乾爽,隨身還有少量食物,沒有嚴重失溫。救難隊研判,正是阿公與女山友在生命最後時刻,用盡全力護住孩子,才讓他逃過死劫。
這起悲劇,除了令人心碎,也帶來深刻省思。再豐富的經驗,也難以抗衡極端氣候;再堅強的意志,也需要懂得適時退讓。更重要的是,這段故事傳遞出一份沉重卻珍貴的訊息:生命教育,從親子間的守護開始。
山難提醒親子登山6堂生命課
以下,我們從這場山難中,整理出 6 堂生命課,提醒所有熱愛山林與親子探索自然的家庭。
第 1 課:颱風季,撤退比前進更重要
登山專家指出,即便是擁有「百岳三輪」的嚮導與「特搜義消」的資深山友,在颱風季帶著 8 歲孩童挑戰南三段,本身就存在風險。南三段縱走全長逾百公里,被視為「終極縱走路線」,耗時長、路程險惡,一旦遇上天候劇變,撤退空間有限。
這起事件提醒我們,颱風季不宜登山。行前評估時,若氣象預報已有颱風或豪雨警訊,就應暫緩行程。撤退並非懦弱,而是保命的智慧。
第 2 課:失溫比缺糧更致命(333 原則)
山林中最常見的危機不是「餓死」,而是「失溫」。
「333 原則」告訴我們:
失溫可在 3 小時 內奪命
缺水能勉強存活 3 天
缺糧甚至可支撐 3 週
帳篷破損後,兩位大人長時間受寒,導致失溫倒下。對比之下,阿公與山友努力保持孫子乾爽,正是避免失溫的關鍵。
提醒: 父母帶孩子登山時,務必隨身攜帶保暖毯、緊急避難袋,哪怕只是短程健行,也能在突發狀況時救命。
第 3 課:裝備防水與分層穿著是生命線
「棉殺人」是登山圈的警語。棉質衣物一旦淋濕,會快速帶走體熱,加速失溫。因此,正確的穿著是登山保命的第一步:
內層:排汗衣,將汗水帶離皮膚
中層:保暖材質,如羊毛或化纖衣物
外層:防水透氣外套,隔絕風雨
此外,備用衣物必須使用防水袋包好,才能在突發狀況時換上乾衣服。別忘了頭部與四肢的保護,保暖帽、手套、襪子都不可缺。
這起事件的生還男童,能保持乾燥,很可能是兩位長輩犧牲自己,將乾衣物與遮蔽優先給了他。
第 4 課:熱量補給與保暖飲品不可忽略
登山是一項高耗能活動,持續補充熱量才能避免失溫惡化。隨身攜帶高熱量小食(巧克力、能量棒、糖果)是必要準備;同時,保溫瓶熱水不僅能解渴,更能在休息時快速補充體溫。
專家提醒:切勿喝冰冷溪水,會帶走體熱、加速失溫。若能在山上準備熱飲,不只是舒緩疲勞,更是挽救生命的關鍵。
第 5 課:通訊裝備與留守人制度不可鬆懈
這次事件中,幸好男童記得阿公曾打電話的位置,才成功報案。但若無訊號,單靠手機是無法保證安全的。
專家建議:
隊伍應攜帶 衛星電話或 GPS 救援器
出發前,必須指定 留守人,清楚知曉行程與回報時間
若颱風或豪雨來襲,留守人應在失聯第一時間通報,而非被動等待
在山林中,即時通報往往是縮短救援時間的唯一關鍵。
第 6 課:親子登山,先教孩子面對風險
最令人動容的,是阿公在生命最後時刻,依然護著孫子。搜救隊抵達時,男童全身保持乾燥,還隨身留有少量食物。據研判,這些都是阿公與山友在昏迷前,刻意為孩子準備好的「生存條件」。
更難得的是,當阿公與女山友失溫倒下時,8 歲男童並未慌亂,而是憑記憶走到阿公曾打電話的稜線,冷靜撥打 112 報案求援。當搜救人員趕抵,他甚至能獨自站立在風雨中的稜線上,並帶隊回到營地。這份冷靜與勇敢,不僅來自長輩的守護,也反映出阿公長年帶他登山的教育。
對父母而言,親子登山不只是體能訓練,更是一場風險教育:
教孩子認識 STOP 原則(Stop 停下、Think 思考、Observe 觀察、Plan 計畫)
隨身攜帶 哨子,學會吹「三短音」求救
若迷路或遇險,要懂得 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平時在家就能進行模擬演練,培養孩子在危機中保持冷靜
這些小小的準備,正是讓孩子能在山難中奇蹟生還的關鍵。
平安回家,才是最美的風景
這場山難,奪走兩條寶貴的生命,也留下阿公用盡最後力氣守護孫子的傳奇。它不只是一次登山事故,更是一堂沉重的生命課。
從颱風季撤退的智慧,到失溫防範、裝備準備,再到親子風險教育,每一課都提醒我們:親近山林的美好,必須以謹慎與尊重為前提。畢竟登山的終點,不是制霸多少高峰,而是「一家人平安回家」。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全台18條最受歡迎、可當天往返步道一次看
登山遇到八腳怪死咬不放?八腳怪是什麼?案例多!急診醫師呼籲不要隨便拔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