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奉35/一人之力顧屏北小兒 「國寶級醫師」洪慶憲:2公子將繼承衣缽
第35屆醫療奉獻獎今下午舉行,獲個人奉獻獎的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洪慶憲,36歲到屏東基督教醫院執業時,是屏北地區唯一的小兒外科醫師,27年匆匆過去,憑一人之力照顧屏北小兒,許多人稱他為「國寶級醫師」。洪慶憲受訪表示,他2個公子也將繼承他的衣缽,他也告訴2個兒子「當醫師很辛苦,要照顧好自己跟病人,且要解決病人的痛苦」。
剛到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外科獨撐大局時,洪慶憲幾乎天天值班,曾經一個月動刀多達5、60台,寒暑假更達7、80台。為了能盡快抵達醫院,他和妻子商量,將房子買在屏基附近,騎機車2分鐘、走路約12分鐘即到。醫院一通電話,無論他在哪裡都能迅速趕回。
洪慶憲第一年到屏基,盲腸炎的急診刀就開了100台。因為太忙,母親又生病,洪慶憲的健康出現耳鳴警訊。他曾萌生退意。洪慶憲說,常常跟小孩吃飯,卻接到急診電話,只好先將小孩、太太帶到餐廳,若沒有什麼問題,就再回來吃飯,若需要開刀就會叫開刀房趕緊準備,當時也碰到媽媽生病曾萌生退意,但在院長慰留下,且也覺得醫院需要他,因此就繼續留下。
累積至今已為病童手術近5200人次。被問及難忘的事,洪慶憲表示,過去曾經幫一位7歲的小孩開刀就命,27年來逢年過節持續收到他們所送的禮物,對方現在已34歲,且結婚並生下一男一女,相當難能可貴。
洪慶憲的2個公子也將繼承他的衣缽,他也告訴2個兒子「當醫師很辛苦,要照顧好自己跟病人,且要解決病人的痛苦」。
游美月說,根據台灣小兒外科醫學院統計,僅有73位活躍於臨床上,洪慶憲便是其中之一,他像便利商店待命,隨傳隨到,因為他曾說過小孩病程快不能等,堪稱小兒外科國寶。
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表示,醫奉獎起心動念是在還沒有健保的年代,厚生會創辦人黃明和升起了北極星並設定出了醫療期待及期盼,希望給予更精神支持及感謝,經過35年重新看待這個獎項,仍是感動及流淚。
游美月說,健保邁向30年,衛福部長石崇良也說要全新改變,社會經過30年來,不僅醫療產業成長更廣大,且服務更深化,健保可說是台灣另一個護國神山。不過醫療產業及人才遇到瓶頸,不這些醫事人員過對於投入愛心卻未有疏漏。
游美月表示,35年的第一顆北極星升起,至現在已有一群北極星照耀不同角落並照顧各個領域,聯合報榮幸35年前能投入獎項,這樣美麗動人行動會一直走下去。
編輯推薦專訪全文:第35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洪慶憲 屏北唯一小兒外科醫師 默默呵護國家幼苗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