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三總婦幼天地】長不高就要打生長激素嗎?破解孩子長不高的疑慮,掌握生長黃金期與正確醫療資訊,是父母最重要的課題!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0月11日10:16 • 發布於 10月08日12:00
長不高│生長黃金期│身材矮小│骨齡治療│生長激素

「孩子一年才長兩公分,會不會生病了?」「同學都長高了,我家小孩還停在原地,是不是有問題?」這些問題可說是小兒內分泌門診中最常聽見的家長焦慮。事實上,孩子的身高成長牽涉多重因素,從遺傳、營養、荷爾蒙到作息,每一項都可能成為影響終身高的關鍵。而其中,最被誤解也最關鍵的主題之一,就是「生長激素」的臨床治療評估與使用。

矮小≠生病.但有些情況應提高警覺

孩子身高是否正常,首先要依據標準生長曲線判斷。當孩子的身高低於同齡、同性別、同族群的第三百分位,或是每年長高不足四公分,需考慮有生長遲緩現象。臨床上,身材矮小有許多常見原因,主要可分為兩大類:

生理性矮小

如家族性矮小(父母也不高)、體質性青春期延遲(第二性徵發育時間較晚,長大後成人身高仍能追上)。

病理性矮小

如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染色體異常(如透納氏症)、慢性疾病、營養不良、骨骼發育異常等。

這些原因中,少數確實需要醫療介入,但許多家長因不了解而錯過黃金治療期,讓孩子失去了補救機會。

延伸閱讀:兒童內分泌科看什麼?成長發育需要專業守護,性早熟治療非這科不可!

骨齡6~12歲是治療與介入的黃金期

骨齡是骨骼發育的成熟度,與實際年齡可能不一致。臨床上觀察到,骨齡在612歲之間,是治療與介入的黃金時間。若能在此階段發現問題並進行評估,即使孩子目前身高不理想,仍有相當空間可以追上。

醫療院所通常會安排一系列評估,包括:生長曲線繪製、骨齡X光、血液檢查、甲狀腺功能,以及生長激素指標,如: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等。這些檢查能幫助醫師判斷孩子是否屬於正常發展中的個體差異,還是需要進一步治療的情形。

長不高│生長黃金期│身材矮小│骨齡治療│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使用得當.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生長激素是一種由腦下垂體分泌的自然荷爾蒙,若孩子因各種原因導致分泌不足,則會影響其正常的身高發育。經由醫師診斷為生長激素適應症之對象時,補充生長激素可有效提升生長速率,幫助孩子追上同齡人的身高。

目前台灣健保核准使用生長激素的對象,包括:

  • 生長激素缺乏症
  • 透納氏症(僅限女性,因X染色體部分或完全缺失,影響身高與第二性徵發育。)
  • 努南氏症候群(會出現面部特徵、先天性心臟病與身材矮小。)
  • Prader-Willi症候群
  • SHOX基因異常相關疾病

這些情形須由小兒內分泌專科醫師評估,符合條件後才可申請健保給付。傳統生長激素治療方式為每日一次的皮下注射,需由家長或孩子自行在家中施打。近年來,已有每週一次的長效型生長激素上市,針對不易配合天天施打的孩子,提供了更便利且依從性更高的選擇。無論每日型或每週型,都需由醫師評估後,決定最適合的劑型與劑量。

安全性與追蹤:定期評估保障療效

目前所使用的生長激素為基因工程技術製成的人類重組生長激素(rhGH),製程安全、品質穩定。副作用大多輕微,例如:局部腫脹、水腫、關節不適、血糖上升、甲狀腺功能低下,發生機率不高,多可經由調整劑量方式緩解。

整個生長激素治療過程中,需定期接受專科醫師追蹤,包括:

  • 觀察身高成長速率
  • 檢查骨齡是否進展正常
  • 檢驗IGF-1濃度反映治療效果
  • 定期血液與代謝監測

醫師會根據孩子的成長曲線、治療反應與副作用評估,調整劑量與療程時間。

長不高│生長黃金期│身材矮小│骨齡治療│生長激素

生活作息同樣具關鍵影響力.三大基礎助力成長

除了醫療治療,三大生活習慣也對孩子長高扮演關鍵角色:

  • 營養:攝取足夠蛋白質與鈣質是骨骼發育的重要條件,但要避免過度補充導致肥胖。
  • 運動:每天至少30分鐘的運動,如跳繩、跑步或游泳,有助於刺激骨骼生長與激素分泌。
  • 睡眠:晚上10點前就寢、維持8~9小時高品質睡眠,有助於夜間成長激素自然釋放。

這些基本功的累積,對成長的助益遠遠超乎想像。

成長不能等.及早就醫才能把握機會

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打針,也不是每個矮小都代表有病。但如果一年長不滿4公分、或身高落在同齡族群的最下層,家長應儘早帶孩子到小兒內分泌專科進行評估。

愈早發現、愈早處理,就愈有可能在骨齡尚未成熟前,幫助孩子補足成長的空間。孩子的身高不只是外表,更關乎自信與未來。只要掌握黃金時間,配合醫療與生活作息的調整,每個孩子都能朝向自己的最佳高度成長。

林建銘醫師

【專欄說明】本專欄由三軍總醫院婦產部與兒科部攜手合作,期望以深入淺出的專業衛教內容,讓所有的媽媽寶寶受到最佳守護。

林建銘醫師

現任/三軍總醫院小兒部主任.台灣兒科醫學會兒童內分泌次專科委員會委員
經歷/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三軍總醫院小兒加護中心病房主任.俄克拉荷馬大學健康科學中心訪問學者.科羅拉多大學安舒茨醫學院遺傳學實驗室進修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三總婦幼天地】了解性早熟比衝動治療更重要,體重過重者應先改變生活習慣
造成性早熟的N種可能!小心!你以為的日常小事,不知不覺耽誤了孩子高人一等的機會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高鐵每天超過2千空位被浪費! 11/10新制「提早1小時搭車先換票」

自由電子報
02

健保補充保費挨轟 石崇良親上火線:改革是為了公平非「搶錢」

自由電子報
03

熬夜恐發生猝死!專家曝「4警訊」:許多人以為只是小毛病

鏡報
04

租屋養老遭拒!台中75歲長者「找40間租屋」全碰壁…房東聽年齡秒拒絕

三立新聞網
05

鳳凰颱風最快「下週一發海警」!北轉逼近台灣 氣象署:3地區下到發紫

三立新聞網
06

氣象署發布「中度磁暴」警示 明日5時起影響約33小時

台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