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大疆壟斷消費市場,美國無人機新創如何突圍軍工領域?

科技新報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1小時前

大疆創新(DJI)憑著 Phantom 系列等明星產品,在全球無人機市場取得壓倒性優勢。美國市場上消費級無人機幾乎被大疆壟斷,市占率一度超過 90%,全球市場占有率也超過 70%。相比之下,美國本土無人機廠商始終無法做到像大疆那樣以極低成本大規模量產無人機。這造就軍事領域,美國難於無人機領域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大疆低價制霸優勢

首先,供應鏈成本與規模經濟是關鍵因素。大疆能 Phantom 1 發表時壓低售價至 629 美元,同期美國競爭者 3D Robotics 的 Solo 無人機售價高達 999 美元(後來降價至 799 美元仍無法匹敵)。深圳完整電子供應鏈與低廉勞動力成本,讓大疆有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價格優勢。多數無人機核心零組件(如馬達、陀螺儀、電池等)最初雖由美國、日本、歐洲發明,但如今生產幾乎集中中國。使大疆就近取得大量低成本、高品質零件,產品快速更新和量產,單機成本因攤薄大幅下降。

其次,中國推出「中國製造 2025」計畫時,大疆列為重點扶植的先進製造企業之一。中國政府經計畫投入大量資金,支持大疆等高科技製造業者。政府大量補助下,DJI 得以再壓低產品價格,甚至以近乎傾銷的低價搶占全球市場。反觀美國,基於自由市場理念並未對本土無人機企業提供類似補助。當中國競爭者以不計成本的低價攻勢進入,美國無人機新創難以招架,許多公司被迫退出市場:美國新創 3D Robotics 於 2016 年關閉無人機製造業務線,Airware 也在 2018 年倒閉。這代表短期美國要生產品質與大疆相當且價格具競爭力的產品「幾乎不可能」。

取得價格優勢後,大疆才投入資本專注研發,創辦人汪滔極度專注硬體層面,讓大疆產品開創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新局面。相形之下,美國早期無人機多為愛好者 DIY 套件,難以穩定飛行並拍攝高品質影片。早期美國創投資本早期也看好大疆前景,大量美資投向大疆而非本國業者。2014~2015 年美國紅杉資本和 Accel 等知名風投投資大疆金額,合計超過同期所有美國無人機公司融資總和。

美國無人機產業的困境與努力

中國註冊無人機企業約 1.5 萬家,僅深圳就有 1,300 家,年產值約 160 億人民幣(約 22 億美元)。如此龐大供應鏈生態系統使中國廠商規模生產具絕對優勢。反觀美國,企業若嘗試完全在本土研發製造無人機,將面臨一系列挑戰:需要自行設計電路板,尋找精密零件供應,招募足夠的專業工程人才等等:製造硬體的高門檻與高成本,使美國公司難以價格戰與中國產品抗衡。

此外,美國市場與政策因素也影響了本土無人機產業的發展路徑。由於大疆等中國產品充斥市場且價格低廉,美國廠商在消費級市場屢屢受挫,不得不轉向高階專業或軍用市場尋找機會。例如,美國新創 Skydio 創立初期曾推出售價 1,000 美元內的自主飛行相機無人機,以與大疆競爭,但仍無法動搖大疆主導地位。最終 Skydio 在 2023 年宣布停止銷售消費型無人機,全面轉向政府與企業市場。

美國政府禁用中國無人機後,本土廠商寄望公共採購訂單維持營運,而消費市場幾乎拱手讓給大疆。然而,專業級無人機的客單價雖高,需求量卻遠低於消費市場,難以有足夠支撐持續研發的年產量。美國政府近年意識到供應鏈受制於人的風險,採取抵制措施,但短期內本土生態系仍無法彌補大疆空白──但遏止大疆不切實際,與其完全倚賴封殺對手來扶植本土,不如投入資源建立安全標準並推動美企創新競爭,就跟歐盟持續對 Google 壟斷行為法款,但卻只能罰款而沒有扶植本土企業減少 Google 壟斷行為。

新創也將投入炙熱市場

儘管面對諸多困境,美國業界和政府並非撤手不管。近年出現的國防創新新創公司正嘗試複製大疆的成功要素:例如提高產能、降低成本、完善供應鏈。由前無人機競速賽選手創立的美國無人機新創 Neros,目標是不使用中國零件的前提下打造低成本的小型無人機。該公司短短數月內即為烏克蘭戰場生產並交付數百架無人機,產品定價控制在數千美元,壓縮成本以與中國廠商抗衡。該公司目前月產 1,500 架無人機,計劃擴張產線在年末達到每月 1 萬架產能,遠期目標是年產 100 萬架,用美製無人機滿足未來戰場龐大需求。儘管這一目標聽起來有點遙遠,但創辦人強調這是美軍未來作戰的剛需。

另一方面,美國國防部也啟動了例如「Replicator」等項目,試圖在短期內部署成千上萬架低成本無人機系統,以填補小型無人機數量的缺口。隨著政策和資金開始向本土無人機產業傾斜,美國廠商有望在特定利基市場逐步站穩腳跟,例如供應政府部門的監控無人機或特殊用途無人機。然而,要在消費級市場複製大疆式千萬級量產奇蹟,短期內仍困難重重。美國產業界需要時間建立完整供應鏈、提升生產效率本。

另一方面,美國無人機產業,不應執著複製大疆的低價量產模式,而應轉向技術差異化與生態系的長期構築。面對中國在供應鏈與成本上的絕對優勢,美國企業可聚焦於高附加價值的創新領域如 AI 驅動的自動飛行系統、模組化客製化無人機,或對特定產業(如農業、物流、能源)的專用解決方案。同時,美國政府需要花時間打造本土供應鏈,透過稅務激勵與產學合作,培育中小型企業的硬體製造能力,重建市場信任。

(首圖來源:Pixabay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長榮遺產3-1】張國煒逆襲成功!聲請遺囑執行人催討張榮發160億股利 北院准了

太報
02

關稅震撼》非半導體業者也要走出活路 傳產上市公司:台灣可能有「荷蘭病」

信傳媒
03

3方法無感存錢、輕鬆等退休!1招教你「無痛存下」345萬

商周財富網
04

房仲寒冬已到 近1/4業績衰退6成 每2.68個更有1個想轉業

自由電子報
05

【從房市春藥到貸款夢魘2-2】比基金股票更恐怖的高風險 專家:政府還能做這些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全國首例警消社宅登場 雙北三地654戶即起申請

住展

微矽電子大啖800V HVDC升級潮 GaN測試需求看旺

anue鉅亨網

鉅亨買幣速報 - 比特幣(BTC)24小時成交量超過24.6億美元,FIS(FIS)24小時漲幅達5.46%

anue鉅亨網

〈大量科技展望〉Q2每股純益1.99元創12季新高 上半年EPS達3.01元

anue鉅亨網

特斯拉申請英國電力供應執照 大動作挑戰當地能源巨頭

商傳媒

特斯拉 FSD v14 九月登場!模型增 10 倍、駕駛注意力提示頻率更低

TESLAGURU

宇樹科技執行長王興興:人形機器人距離主流應用仍需 1~3 年

科技新報

大量Q2獲利年增5.8倍 下半年產能全滿

NOWNEWS今日新聞

近半收入付房貸 玉山金董座嘆:房價太高

NOWNEWS今日新聞

盤後速報 - 擎邦(6122)次交易(12)日除息3.27元,參考價46.93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彬台(3379)次交易(12)日除息0.8元,參考價74.1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全科(3209)次交易(12)日除息2.48元,參考價33.22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偉訓(3032)次交易(12)日除息2.73元,參考價111.77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台新金(2887)次交易(12)日除息0.9元,參考價15.65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元大金(2885)次交易(12)日除權0.3元,參考價32.23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巧新(1563)次交易(12)日除息2.27元,參考價49.13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來頡(6799)下週(8月18日)除息1.99元,預估參考價87.71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聚和(6509)下週(8月18日)除息1.32元,預估參考價31.13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康舒(6282)下週(8月18日)除息0.5元,預估參考價29.1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廣明(6188)下週(8月18日)除息1.5元,預估參考價92.9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合機(1618)下週(8月18日)除息1.5元,預估參考價47.8元

anue鉅亨網

台幣狂升無礙,神達Q2獲利再創新高,H1 EPS 2.34元,7月營收續強

財訊快報

【ETF籌碼日報】官股賣超0050,自營商賣超00982A達10億

CMoney

大摩:關稅滯後效應推升通膨 聯準會陷兩難困境

anue鉅亨網

永豐銀行攻百億禮券市場 預收信託規模年增10%

新頭殼

鄭麗君:已向美表達國防預算逾GDP3%(圖)

中央通訊社

中國行業內捲 安徽卡車司機村面臨轉型

中央通訊社

晶睿通訊獲《HR Asia》「2025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太報

Pixel 10要來了!採台積電3奈米Tensor G5,美國版可能全面改用eSIM?亮點預測一次看

數位時代

玉山金H1獲利創新高 董座:今年挑戰破300億

CTWANT

競爭激烈 ASMPT關閉深圳先進半導體設備廠

中央通訊社

日月光投控7月營收受惠先進封測 仍有匯率升值影響

中央通訊社

這家航空七月營收40.12億 前七月達260億 創同期歷史新高

民視新聞網

聯發國際新品牌UG 拚全球500店(圖)

中央通訊社

集邦:DDR4供不應求 第3季消費合約價看漲9成

中央通訊社

UG拚全球500店 鄭凱隆:化關稅為台珍奶供應鏈商機

中央通訊社

產品組合優化,優群Q3毛利率看增,新客戶、新產品加持後市動能

財訊快報

定期定額王0050分割後更親民 7月投資戶數大增114,879戶

工商時報

兩大案催油門 高雄公辦都更總額逾2千億元

工商時報

富邦金7月大賺110.3億 前七月EPS 4.29元 子公司齊發威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