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低碳電力僅剩4%!李鴻源曝非核家園下場:錯誤政策讓能源變國安問題
重啟核三公投將於23日舉行,公投結果關係能源政策方向、核能安全等焦點議題。對此,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網路節目《洪流洞見》中表示,近20年非核家園幾乎變成台灣主流價值,但台灣是一個島,根本沒有條件談零核。
李鴻源說,現在國際看的是核電加綠電的低碳電力,核三廠關閉前,台灣的低碳電力為16.4%,世界排名第132,在核三廠關閉後,台灣低碳電力約剩4%,等於宣告台電的電是「髒電」。從丹娜絲颱風可看到,台灣不該種電的地方也被用於種電,且目前面臨兩個問題,分別是如何清理損壞的太陽能板、光電板,與未來是否還敢繼續種電,因為若再次種電,難保下個颱風是否還會遇到同樣狀況。
李鴻源指出,現在火力發電占比約90%,台灣幾乎全靠火力,太陽能發電目前還存有很大疑慮、風力發電僅冬天運行,這樣的發電結構,難說服半導體、AI等耗電產業留在台灣,且美國公布半導體將課徵100%關稅,所有的條件都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非常不利,對AI產業是否來台,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此外,台灣火力發電佔比高達90%,碳足跡過高將被課徵碳稅。台灣三座核電廠的表現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政府卻選擇關閉核電廠,一個核電廠可用到約60年,世界上許多國家核電廠在在符合安全的規範下,可再延役10到20年。而台灣核四廠的反應棒已經送回美國,且台灣在核四廠興建、違約金等方面已花費數千億 ,現在再談延役三五年之內不太可能。
李鴻源批評,燃煤占比90%,即為台灣躁進、不理性、不專業的能源政策造成的後果,能源政策需要長期的規劃,但台灣過去把能源用民粹操作,導致油價、電價和水價都不能談,這3件事情是帶動整個經濟轉型的動力,過去國民黨談油價和電價便失去政權,因此執政黨根本不敢談,台灣雖有許多發電可能性,但因未投資進行研究與開發,導致遲遲無法推動。
李鴻源表示,台灣能源政策的配置可比照日本,將核能20%、燃煤19%、燃氣20%作為目標,台灣根本沒問題。除了產氣國,沒有一個國家敢讓天然氣的仰賴度超過20%,因為天然氣不穩定,運輸和儲存過程都相對不安全。戰爭的不成文規定是不打核電廠,但可以攻擊儲氣槽,台灣大部分的儲氣槽都集中某些地方,若大量爆炸,後果將難以承擔,台灣的能源已變成國安問題。(推薦閱讀)台灣關稅為何沒享不疊加?中經院長曝韓國天價投資也換不到:我們有李在明會哭死
李鴻源說,台灣曾經公投以核養綠,但政府並沒針對公投結果有所作為,且726大罷免的民意顯而易見,民進黨仍硬要繼續進行823罷免,屆時的投票結果可以想見,但政府很可能根本不會理投票結果。其他國家的綠電僅2元,不知為何台灣就高達5元,可能有部分利益既得者不願意放手,70%民意表示台灣能源政策應改變,執政黨若執意不順應民意,最好專業的去告訴大眾原因,但他現在真的無法理解政府作為。
顯示全部
留言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