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滄浪亭夏日遊記:浮生一夢覓清涼

旅讀

發布於 6小時前 • 文、圖_張仁英

8月的蘇州,暑氣蒸騰如沸,蟬聲裹挾著熱浪穿透街巷,而城南的滄浪亭卻似被時光封存的一方清涼秘境。未入園門,先見一灣碧水環抱,蓮葉田田間浮動著北宋文人的風骨——蘇舜欽當年遭貶流寓至此,見此地「野水縈回,草木蔥鬱」,以四萬錢購得廢園,築亭名「滄浪」,從此將半生宦海浮沉化作一池靜水,洗盡塵囂。

踏入園中,複廊如一條靈動的絲帶,蜿蜒於山水之間。這廊以一〇八式漏窗為骨,光影為魂,每一扇花窗皆似一幅未裝裱的宋畫。穿行其間,清風自廊外葑溪徐徐而至,裹挾著荷香,恍若沈復筆下「我取軒」的綠蔭避世。軒前老樹蔽日,人在窗下「六月無暑」,唯聞竹聲颯颯,似與《浮生六記》中芸娘評點李杜詩風的談笑遙相呼應。

假山疊翠處,滄浪亭翼然立於土阜之巔。石柱飛簷間鐫刻著「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的聯句,原是歐陽修與蘇舜欽的詩意共鳴,後經梁章鉅妙手集句,終成這園的靈魂注腳。登亭遠眺,雖已不見舊時南園平疇,但看聞香妙室芭蕉闊葉垂露,翠玲瓏館千竿修竹搖碧。

滄浪亭的避暑智慧,深藏於古人「以自然為師」的營造哲學。複廊雙面通透,外借水氣降溫,內納假山生涼,行走如入天然空谷;園中竹海成陣,葉隙篩落的不僅是碎金般的陽光,更有蘇舜欽親手栽植的湘妃竹、慈孝竹,歷經千年仍以「澄川翠幹」回應著〈滄浪亭記〉的詠歎。

若逢暮色四合,園中昆曲《浮生六記》便在水榭間悄然開演。演員衣袂飄過沈復與芸娘盟誓的複廊,水磨調纏繞著漏窗竹影,恰如沈復〈閒情記趣〉中「炊煙四起,晚霞燦然」的舊夢重現。此刻手捧一盞「芸娘版」荷花茶,看月光漫過五百名賢祠的石刻,忽然懂得蘇舜欽為何甘願「老此境,無暇事機關」——真正的清涼,原是從喧囂中辟出一寸詩心,在漏窗竹影間靜靜流轉。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基隆.文藝復興》2025年8月號162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嘉義新景點!500萬片馬賽克打造海盜城堡 重現大航海風華!

台灣旅行趣
02

晚一天價差竟破萬元!專家揭「便宜機票訂法」:早買不一定省

造咖
03

別再只看金字塔了!帝王谷,才是法老們真正追求「永恆」的地方

致旅程
04

清境農場、埔心牧場都輸了!全台最夯農場狂吸86萬人,免費入園、拍美照

食尚玩家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